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也为了进一步探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切实提高教师对《指南》健康领域解读,上周我园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了李季湄教授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的国培课程教育资源,李季湄教授从《指南》制定的依据、实施的具体细则以及如何指导教师实践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地阐述,是我十分受益,下面我将结合培训内容以及我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对于《指南》健康领域解读学习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健康领域中第一大点提到的是:健康领域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通过学习让我体会到了"价值"二字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幼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免给幼儿未来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健康带来影响。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最为基础和重要。为了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我们要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让幼儿的情绪保持安定、愉快,同时能够从中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以及帮助幼儿建立足够的自信。 健康领域中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以及“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子领域的目标都详细的给出了解读,让我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好、更快的了解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幼儿身心的发育与发展不够完善,各种能力都很欠缺,对成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身为老师的我们,在园里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照顾和关爱幼儿不去伤害和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幼儿的伤害。
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到是否将幼儿日常生活的吃、住、行、玩渗透到活动中去。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们要创设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活动,以及将社会领域与健康领域相结合,同时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学习与同伴相处、合做游戏等。我们在创设游戏时还要具有多样化,使幼儿感兴趣,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确保幼儿的安全问题,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对每一位入园的幼儿先做一个健康检查以及向家长获取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以免在体育活动中给心脏病等不宜参与运动的幼儿带来严重的危害。其次还要在每一项体育活动以及户外活动前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免幼儿参与游戏时错误使用器械或违反过则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还要注意到幼儿的年龄段适合什么样的体育运动,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运动量是否适宜,针对个体差异的幼儿要更加关心,做到确保幼儿的运动不会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研讨话题一: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的照顾和关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姿、走姿势,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节。老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多以健康主题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健康教育体育活动。
研讨话题二: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环境创建
研讨主要围绕如何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案例分析:
文卓拿了一个篮球在空地上拍篮球,开始拍一下球,球就跑走了,重复了多次,这时,他放下篮球,坐在篮球上或者在地上滚球,直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打球,看到孩子垂头丧气,因为遇到困难而面露难色的样子,我决定走上前,询问:“文卓,你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篮球吗?”文卓没有回答,我接着又问:“你想和我一起打球吗,我可以教你怎么快速学会篮球”,终于孩子开心的点点头,说“我会拍,但是只能拍一下,篮球就跑了,小朋友们都会,只有我的篮球不听话”,听得出来孩子的内心因为不会拍球而有些受挫,我便通过闲聊的形式,引导他去观看别的孩子是如何拍球的,“我们先看看小川是怎么拍球的,你要不要尝试一下呢”。文卓没有回答,拿起球拍打起来,我便在他身旁一边拍球一边介绍:“先用五指包住球,拍下去的时候注意观看球弹起来的方向,球弹的太高就轻一点拍,太低就重一点拍”。文卓看到便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拍球,刚开始球还是会掉,文卓一直调整拍球的方式,渐渐地球不容易掉了,他通过反复地练习,逐渐掌握了拍球的方法,脸上露出了微笑,看上去十分地开心。抬起头,看到小川小朋友已经能够开始“运球走”,他也尝试移动拍球,和之前一样,球也是一直掉,看得出移动拍球对于孩子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好在有了刚才的成功经验,文卓敢于多尝试、多练习了,不再那么容易就轻言放弃,文卓边拍球边调整手的位置,慢慢的逐渐熟悉了起来。
问题分析:
《指南》从身体素质角度提出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与耐力”,在拍球游戏时,需要幼儿手眼协调,手的动作和身体活动协调,灵敏性和耐力也需要。5-6岁幼儿能连续拍球,文卓在不断练习中,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对拍球的技巧和耐力方面还可以提升。
文卓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常常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在他人的陪伴下兴趣更足,坚持力更久,在本次活动中,文卓打篮球遇到问题“拍球时球掉了反复很多次,兴趣慢慢消失,选择坐在球上看其他小朋友拍球,过了一会,老师介入,语言引导孩子通过观看其他小朋友打球的样子,模仿,自己总结经验,发现老师打球的方法,自己调整练习拍球,教师幼儿一同练习”
解决措施:
在情景中,幼儿有两大问题:一是没掌握拍球的技术要点,导致一直错误练习,技能技巧没有得到很好地提升;二是由于幼儿一直处于失败的经验,导致幼儿逐渐对活动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1. 教师得先肯定幼儿,在帮助幼儿掌握拍篮球的技术要点时,运用了同伴激励的方法,让好朋友和幼儿一同拍球,教师及时鼓励,加强幼儿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2.后期我们还可以通过照片或者视频,通过讨论的方式,让那个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手指张开和手指并拢拍球到底有什么区别?张开拍的久还是并拢拍的久?为什么?以此来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改正,从而锻炼幼儿动作的协调。
3.耐力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来提升幼儿,在幼儿掌握拍好球动作这一基础上,为了提升幼儿的耐力,不被枯燥的拍球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竞赛“谁拍的久”或者“一分钟内谁拍的多”甚至教师还可以设计了“篮球小明星”栏目,每拍到50下的幼儿都可以在上面贴一朵小红点等激励的措施,训练幼儿的耐力。
问题与困惑:
1.《指南》中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读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性、协调性、耐力等,坚持,不怕累,发展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供多样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力量和耐力更多需要幼儿的毅力,坚持,教师在指导方面,材料投放方面可以多注意哪些内容?
2.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交往能力弱些,活动中常是自己一个人玩,与他人交往时常出现矛盾,如何让孩子与其他人有效的互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