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刮痧》浅谈中外文化差异

    电影《刮痧》以一个在定居美国的华人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在家里说着英文的爸爸妈妈,出生在美国的宝宝,和一位不会说也听不懂英文的老父亲。

      老父亲因为“爱”孩子,所以给生病的孩子刮痧,最后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中西方社会制度与文化概念上的差距,都让类似移民者的生活受到一层一层的打击。父亲离开,孩子最终回归,看似大团圆,却难掩其中的心酸。

      这让我想到了鲁引弓撰写的小说《小别离》和薛忆沩写的《空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无论是支持儿女定居国外还是为了儿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而早早地送儿女出国留学,都是太爱,所以宁可思念与孤独。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我们的周围也是有的。曾经,我认识一对老夫妻,二人都是英语老师,在孩子定居国外后也去居住了五年,最后还是回来了,说在国外当了五年哑巴,终于可以大胆说话了,这倒是印证了电影里的父亲说的话“我在北京也算是个文化人,怎么到了这里我就成了一个聋子,一个哑巴,幸好我还有一双眼睛可以看……”。

      从国内到国外何尝不是一种“城市化”,同样的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同样的各种现实问题。《空巢》中写到老人和移居国外的女儿两人之间存在的问题,女儿不体贴老人,老人被骗走了钱不敢跟女儿说,虽说其中老人自己因为年龄大了,自己不明真相,但是子女的忽视与不信任也是一大原因,一旦到需要从外人身上获取安慰与温暖的地步,岂不是可悲。

    从“刮痧”二字便能联想到中美的文化差异,自古以来中西医的文化冲突便不在少数,美国重证据与科学根据,中国重伦理道德文化,一个从小教育人做“事”,一个从小教育人做“人”,正如电影里所说的那样:因为许大同是中国人,所以他不能说给他儿子刮痧的人是他的父亲,这是孝道。

      说到这里,我们也得承认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也是有成功的案例的,早期留学的周恩来、钱学森、詹天佑等人都是其杰出代表,把中外所学融会贯通,因地制宜,最终取得很大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刮痧》浅谈中外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