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入静>是《克里希那穆提集》的第六本,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1949—1952年在世界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我看了百来页,已经耗时2个月,最后忍痛还掉,先做一番整理自我消化再说。
我从我看的这寥寥百来页里,归纳了2点。
1.认识关系
2.追求实相
其实我看不下去,也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克里希那穆提讲来讲去,也脱不开这两点,不断的重复。我的心还不够静,所以只得从这种重复中暂时逃开了。
或许是因为我只看了这第六本,并且还没有看完,所以对克里希那穆提先生的思想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尽管我讲着此书重复的话,但是里面的某些文字,真心触动到了我的内心,我下面就来做一番分享。这个分享的时间有点长,也算是让心入静的一种锻炼了。
1.
要想领会诗人的希望你理解的东西,你就得带着自由去阅读。
这里有一个词组"自由地阅读"。我们选择书籍去阅读,本身就暗含了我们的喜好。
就譬如我,不喜欢经济贸易,不喜欢人们功利地去谈一些赚钱之道。
那么自由地去读,该如何去做呢?
我接触到这些另我不喜的文字,内心所产生的一种类似于枷锁卡住心脏的感觉,如何去觉知,正面坦然地去理解,吸收其中真正的营养呢?这都是需要思考的事情。
还有就是我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大的自负,觉得当代的文学跟现代跟过去的文字相比,简直是倒退了不知多少。
但是,我没有仔细研读过当代优秀的文章,我首先带着偏见去看了,这样我得到的永远是我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能改变的就比较有限了。
2.
假如你依附自己的观点,那么你会带着你的看法去听,你的聆听,就不再是为了探明正在说的内容。
这个跟上面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的意思。我们所了解的都是我们的经历,我们所看的书籍,我们自以为的思考而来的。而这些是一种限制。如果没有无限的心,那茂茂宇宙也只是一个牢笼。
3.
唯有通过个体才能带来转变,那些伟大的事情无不是由个体来实践。
很多时候,我们被归类成一个又一个的群体,也就是集体意识。我们被规范,被要求如何去做。原本被要求的是一件好事,而这样集体朝前踏步的感觉就令人荒谬了。
还有一种理解是,我们跟自己说:这个社会已经是这样了,充满了渣滓,我们不能在里面真正地干净地生长。
每一个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这个渣滓如何去洗净呢?
回归本质,不管外在是什么样的规范要求,我们本着自己的真善美出发,自我修行,自我转变,尽管这个转变很小,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