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寻访记——清华彩虹桥 0025

        古徽州古迹繁若星辰,几乎每村都有或多或少的老建筑,能在众多古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文保单位,一定是在建筑年代、建筑风格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清华彩虹桥就是其中之一。

        清华彩虹桥始建于南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平架廊桥,被诸多媒体评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借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意而得名,出自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彩虹桥长105米、宽5米,由两头引桥、四墩五间、六亭五廊所构成。彩虹桥最具特色的是四座敦厚坚实的桥墩,巨型青条石构筑,空中俯视宛如半个船形,迎水面渐收为船尖状,逆水面平头,有利于缓冲洪水期水流对桥墩的冲击,使水流通畅。四座桥墩间距不一,最大墩距12.8米,最小墩距9.8米。桥墩之上架设木质横梁,横梁上铺木板为桥面。每间亭廊都是独立构造,这样不会因一处毁坏而影响其他部分,便于木质桥各构件的维修与更换。结构简单,榫头之间空隙大,普通木工即可完成维修。榫头的固定连接不用铁钉而是全用木钉,减少铁钉锈蚀对桥身的破坏。这种种便利都是为了延长桥的使用寿命,桥墩厚重坚固是为了一劳永逸、桥身构造简单是为了便于维修更换,设计者用心良苦,换来的就是八百年的超长待机。

        2010年春节、2019年清明曾两次到彩虹桥游览,十年前的春节,雨枯石落,桥秀墩雄、轻烟如云,桥廊相连接农家,彷佛人间仙境;2019年清明节,春暖花开、水润河清,碧水蓝天映古桥,犹如长虹卧波。两次在此游览诸多朋友都纷纷留影,所以每当提及婺源旅游,都会谈到这座美丽的古桥。

        古人云“花开易谢,美景易逝”,不凡的2020年除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瘟疫,还给江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打开了洪水的阀门,三峡大坝建成至今最大的降雨、洪水不约而至。古徽州正处水眼中心,歙县因暴雨数千学子无法赶到高考考场,婺源也迎来了几十年最大的洪水,八百年古桥——清华彩虹桥从7月初就开始经受洪水冲击。7月8日下午,山洪导致水位迅速抬升,彩虹桥桥面被洪水淹没超1米。受洪水冲击,彩虹桥东端引桥至二号桥墩之间的桥面(两廊一亭)被冲毁。当地政府次日下达“彩虹令”,搜寻被洪水冲走的彩虹桥建筑构件,10日清晨5点30分左右,金竹村村民俞庆发、俞新沅父子在金竹大桥底发现疑似彩虹桥廊桥构件。两人迅速报告给相关部门,经专家鉴定该构件长达16米,重达4500余斤。幸运的是,坚固的桥墩依然屹立不倒。

        彩虹桥所在清华镇是千年古镇,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始建婺源县,县治即设清华,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迁弦高(今县城紫阳镇),清华作为县治共计161年。建国前夕,清华属新华乡,建国初属鄣西区,1950年为县第五区区政府驻地,1958年为清华人民公社,1960年改为国营鄣公山垦殖场清华分场,1984年5月恢复清华镇。十年前曾在清华镇住过一位当地老师开的民宿,镇子很大,也比较繁华,但经济感觉缺乏主打产业带动。靠山吃山,旅游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但也受经济条件制约,没有很好开发挖掘旅游资源。彩虹桥作为国保单位而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深感惋惜。希望洪水过后能得到更好的修复和保护,以使美景再现。

        清华彩虹桥于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文保单位。

        首次寻访时间: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九日。

                                  2020-07-11于紫金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保寻访记——清华彩虹桥 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