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敦煌和莫高窟,你却只记起壁画与飞天吗?

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读到道士塔,读到莫高窟,填补了我对那段中国历史认知的空白,诚然,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我们不该只了解壁画,只记得飞天。

在那样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八国联军侵华,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俨然半部的中华屈辱史。然而在西方列强大肆瓜分中国的巨大态势之下,在甘肃,在敦煌,在莫高窟,一场对于文化的单方面掠夺和剽窃,正在悄悄地展开。

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前夕,1900年6月22日,敦煌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了掩藏在莫高窟第16窟壁画背后的小小的第17窟,所谓的“藏经洞”,尘封千年的宝库随之重现世间。那一堵墙的打开,意味着打开了中华文明、佛教文化、东亚文化的宝库,它蕴藏着对中国乃至世界有着无法估量价值的经卷,然而,也正是那一堵墙的打开,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就这样,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开始了,斯坦因用极少的钱,换取了中华文明长达好几个世纪的大量文物。而且由此形成惯例,各国冒险家们纷至沓来,满载而去。

此后数十年,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向敦煌赶来。这些“强盗”用了极少的银两从王道士手中换来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经卷,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带走了敦煌石壁上美轮美奂、弥足珍贵的壁画。而此时的中国还沉浸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为了活命和寻找前途奔忙着,根本无暇顾及在中国的西部大量流失的文物。如今,这些经卷大多数陈列在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里,而我们自己拥有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直到敦煌所存的经卷已遗失殆尽的时候,中国政府开始了保护敦煌和敦煌文化的举措。从此,敦煌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迎接人们的赞美,也迎接着人们的叹息。叹息那让近现代无数有识之士为之倾倒的敦煌之殇。

这是一段历史,一段真实的历史,文化之殇,我们该去警醒,去铭记。

曾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历史,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被彻底遗忘。

我想,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血液,那种文化底蕴,家国情怀,终会在某一个契机之下,迸发出来,带着墨香,带着一个民族的气节与骄傲,去警醒,去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到敦煌和莫高窟,你却只记起壁画与飞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