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始于价值,终于泡沫

当增长放缓,通过团队结构和设计研发投入调整,由重到轻量化全量拓品,实现逆向增长,而当单一平台保有量遇瓶颈……

第三年合作里程碑:合作伙伴拿下国际集团2000万估值收购旗下单平台。

在我这别总提和同行差不多,没啥优势……既然认知如此,那就别怪没人来,每天自哀自怨,加剧焦虑。

员工为公司赚钱的前提是公司给在人端的投资,但倘若中小企业体量年增长低于50%,利润率同质化下只降不增。

当年整体利润率不足20%,那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商人的钱优先进了房地产,当老板说在会人端、产品端、市场端投入调研,数据分析,逻辑试演,多少人有这样的心境在看不到的模糊前路付出?

所以简单点,都别张口闭口梦想远景,与其画饼,搞套路,团建,不如先踏实把钱揣入口袋。

不知谁说的……小公司就没能力吸引大厂商合作供给?头部厂商就看不上小公司?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非你不可?

当你只感觉好像和同行差不多,而不思考差异化,那别想着扩张,收缩关键人员提高单位人效拼命干业务就完了,但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纯搞钱。

跨国公司、大厂、中小企业的运作机理和底层的协同结构全然不同,商业就是共生体,无脑的抄袭最终只会是资源配置失衡造成过度浪费,不同阶段的企业都需要在意生态位战略合作的补位。

有些傻逼思维得换换脑子了,什么新人不好用?企业真该好好审视下自己的经验认知和待人的无意识偏见,嘴上说人难招,人难用,人难留,尽干些不把人当人的事儿,没人怪谁?

清北复交的人给你都一样用不好,鸡蛋里挑骨头真不知被谁惯出来的臭毛病。

眼里只看到员工有40分,老板却自觉100分。

追毛求疵就和家长看孩子做题,“那么简单怎么都会做错?”一样,谁没干过就一上来干得跟你似的?

再有,老板为什么有“被迫害妄想症”?

说穿了,因为自己就是把公司业务带走起家的,当然太理解培养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同时意味着什么了,所以祈愿似的期望员工忠诚。

花里胡哨一堆,跟我说要员工能力强,肯干事,有效益还得听话,不就像谈个恋爱既想对象漂亮,还要有钱,还要年轻,还要大气,还要专一,可能吗?

如果有?恭喜你,大概率被对方PUA了……

叔本华曾说过“人因欲望未满足而痛苦,又因满足而无聊,而后来回摇摆”。

如何兼容每个人的欲望?:找到预期合理性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在试图以方法工具解决问题前,务必理清的问题:

1.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2.当下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3.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有哪些?

4.必须解决的又是什么?

而时间是合作最好的试金石,而合作双方的最大忌讳:疑人在用,用人还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资始于价值,终于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