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海街日记》就是这么平淡,和预期中的一样。平淡中充满着温暖的能量。
是枝裕和似乎是在追寻那些老导演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平和和踏实了(也许都是沿续着小津安二郎吧,但我对小津和其他老片都不太了解)。最近几年他的片都是这样,看过的有《步履不停》《奇迹》《如父如子》。
还有山田洋次老导演的一系列片,最近几年看过的有《东京家族》《弟弟》。
还有别的不熟悉的导演,比如说《去见小洋葱的母亲》。
还有我最早看到的此类电影,小田切让演的《东京塔》。
这类片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还原了本来的生活,没有带什么过滤的眼镜。不会刻意去渲染某种情绪,所以我觉得温情片也不能算。
这些片都是围绕着家庭关系主题,都会有悲欢离合,但始终不变的是剧中人物,包括创作人员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审美的眼光。这也和日本或者说东亚的传统文化有关。
角色基本上都在一直说话,但没有什么明显的剧情,没有大的冲突,即使有波澜,也都很平淡地很快就过去了。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慢慢流过,打动人的就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和人情。
20160321
第二遍看了,第一遍看的时候,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没有能够很投入。
这第二遍看的时候,感受仍然非常强烈,让我控制不住自己还是想要写点什么。
剧情什么的不必说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
但是电影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氛围,那种生活的感觉、存在的感觉,总会把我深深地带入进去。
几乎所有的日本片都会给我这种感觉,这部片还不算最强烈的。在画面色调和音乐的渲染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让我有想落泪的冲动。。。。我经常在想,是我和日本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连接么?
这种感觉,说是踏实沉着也好,说是悲伤物哀也好,虽然表面上看是在描述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但如果夸张点说,我感觉它是在用生活的这一素材或者说画笔,在画一幅极其抽象的印象派画作。或者说是在做一场梦。那些镜头那些对话都是表象,需要用另一种角度的感知系统去解释其中深层的语言。如果用电影理论来说的话,就是另一套编码系统,电影专属的视听语言的编码系统。也许,就是所谓的影像中的诗意吧。
通片,从头到尾,它都充满了这种气息。从一开始要不了几分钟,我就会深深陷入无法自拔。如果当时心里还装着别的事,我会很痛苦,因为那种感受接近一种很深的无力感,我又想沉溺下去,又还想面对现实中的事。很矛盾。所以这样的片不适合白天看,也不适合心里有很多事的时候看。如果是在一种很放松、很开放的状态下看,才能投入进去。
如果心情不好,看了可能会舒缓下来,或者更不好,都有可能。如果心情很高兴,我感觉看了之后一定会变得复杂。。。
我想如果我真正放松下来看《海街日记》的话,恐怕会从头哭到尾吧。其实它并没有怎么煽情,但是我无时不刻都在感受到那种(。。)的气息。
所以我一般不太敢轻易地去看片,因为总是害怕会被带进去。
++++
我觉得这就牵扯到一个话题,就是从感性层面去谈看电影。什么样的电影会带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感受,这其中是非常复杂微妙的。而且也是不可说的。感受到了就是感受到了,感受不到怎么都没办法。这也是我觉得人在观影这件事里的孤独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到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你看了那个片了吗?看了,或者没看。挺好的。然后话题就到此为止了。在一起观影也是,只是一起经历了那些种种复杂的感悟的时刻,然后彼此都经历了什么,也说不清楚。
在一起观影其实挺难的,你得对他人有一种最基本的信任感,相信自己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能够完全放松和投入到某种未知的领域里,去经历电影对你的心的种种考验(或者说作用)。也得允许他人的能量流动到你这里来,允许自己的能量流出去。其实在之前的几次观影活动的过程中,我一直都还不是很适应。我还在慢慢体会。
我其实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想做观影活动也是在挑战自己,或者说折腾自己。
++++
我觉得涉及到这些感受层面的东西,一般的影评都很少谈及,所以我无法从一般的影评中得到共鸣。那些手法、技术层面的其实我都不怎么在意,我在意的最终还是一个电影带给我的独特的感受。别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或者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也许我现在对《海街日记》以及很多日本片的感受,就是我现在内心真实的心态,我平常不太会表现出来,但它一直都在那儿。但我也隐隐约约感觉到,如果我自己的内心改变了的话,再去看这些片的时候,肯定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