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闲谈|先秦八〇•晋国和戎及白狄东迁

在晋悼公复霸的过程中,也就是陈国主动投靠晋国的第二年(周灵王三年,晋悼公四年,鲁襄公四年,前569年),发生了一件对晋悼公复霸诸侯很重要的事,那便是山戎无终部派遣使者来到晋国,通过新军佐魏绛向晋悼公进献虎豹之皮,希望能实现晋国跟诸戎之间的和平共处。

戎,是中原的华夏人对西方民族的称谓,但其实在春秋时期,戎人并非仅仅局限在西部地区,也分布于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呈现出戎夏杂居的状态。这一点跟夷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的黄淮下游地区;狄人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北以及太行山一带;蛮人主要分布在江汉、江浙及其以南地区明显不同,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晋悼公之世,四夷的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东夷在商周两代以及春秋初期齐鲁等国的不断征伐之下已大部灭亡,剩下的少数小国只能依附于各个诸侯国生存,最早退出了历史舞台。南蛮诸部在经过内部的厮杀吞并之后,先后形成楚国和吴国(包括后来的越国)两大政治集团,成了积极参与中原事务的重要力量。北狄中的赤狄在中原诸侯,尤其是晋国的绞杀下也已灭亡,还剩下白狄及其他一些小部族,其中白狄夹在秦晋之间,时而附晋时而附秦,仍是一股不安定势力。西戎虽然在秦穆公霸西戎时受到了沉重打击,伊洛之戎也在中原诸侯的征伐下大多灭亡,但由于戎人部族较多、分布较广,所以仍然具有相当的实力,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不安定力量。

晋悼公对主动示好的无终部并不感冒,认为他们“无亲而贪”,主张对其进行讨伐。他的这个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戎人主要生活在山区以及农牧交界地带,受自然条件和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有个天灾人祸啥的很容易造成生活必需品短缺,所以经常四处劫掠,难免让人觉得他们是一群不讲情义的贪婪之徒。对这样的人,最直接的反应当然就是消灭他们。

可是这个时候并不是伐戎的好时机。当时中原诸侯刚刚归附晋国,陈国也刚来讲和,都睁大了眼睛等着看晋国接下来会怎么做,如果晋国有德行他们就继续亲近晋国,如果没有德行就会背叛晋国。如果这时候讨伐戎人,一旦楚国攻陈,晋国势必不能相救,这就等于是置陈国的生死于不顾,兔死狐悲,诸侯们也就难免会因此背叛晋国。对晋国来说,为了降服戎人而失去中原诸侯的支持,有点太不划算了,所以魏绛反对伐戎而主张和戎。

晋悼公有点不甘心,问魏绛说:“没有比和戎更好的办法了吗?”魏绛回答道:“和戎有五点好处。其一,戎人逐水草而居,看重财货却轻视土地,我们可以从他们手里购买土地;其二,和戎会给边境带来和平,人民可以安心耕种,获得收成;其三,如果强悍的戎人都顺服晋国,那么四周的邻国必然为之震动,就会因我们的威严而归附我们;其四,晋戎和平,也就不用劳师动众,耗费兵器衣甲,从而减少军费开支;其五,和戎表现出来的仁德会产生榜样效应,令远方的国家来朝,近处的国家安心。”晋悼公被魏绛说服了,于是跟戎人订立了盟约。

中国古代史书从来不注重记录技术细节,所以我们不知道晋国的和戎政策到底都有哪些具体内容,不过分析起来,单纯的一纸和约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晋国一定是实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戎政策,又在自身强大战力的保障下,才实现了跟戎人的和平。

这种“有针对性的对戎政策”几乎可以肯定一定会包含开放边贸的内容。戎人之所以劫掠,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常缺吃少穿,不劫掠就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果晋国开放跟戎人的边境贸易,让戎人可以通过和平手段取得生活必需品,那他们对战争的热情自然就会降低,和平也就有了得以实现的可能。

当然,西周晚期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如果没有武力保驾护航,令戎人发动战争的成本低于贸易成本,或者战争的获利大于贸易获利,那所谓和平也就只能是个泡影,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但对这一点,晋国是无需多虑的,任谁也不会怀疑此时的它具备这个实力。

这种“有针对性的对戎政策”还可能含有分化瓦解戎人、以戎制戎的内容。我们知道,人的野心会随着实力的增长而增长。如果在地理上接壤的戎人各部整合成了一股统一的政治力量,那不消说他们一定会对富庶的中原各国产生更大的野心。楚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当年的“汉阳诸姬”没能在楚国弱小的时候限制住它,导致它在成长为巨无霸之后,成了中原诸侯的心头大患。

以上这两点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从史书中看不到任何晋国跟戎人进行贸易或者拉着老二打老大的记载,所以我们不知道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即使是有魏绛“以货易土”的证词和白狄东迁的事实,也不能增加这个猜测的可信度。

晋西北和陕北地区南流黄河的两岸原来活动着大量白狄部族。周简王七年(晋厉公二年,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楚达成“西门之盟”以后的“晋人败狄于交刚(今山西临汾隰县南)”,是白狄自晋西北南侵的最后一次记录。周简王八年(晋厉公三年,鲁成公十三年,前578年)晋国“吕相绝秦”时对秦桓公所说的“白狄及君同州”,则说明至少到此时陕北的白狄也没有迁徙。

这就是说,直到晋国和戎的十年前,仍然有白狄活跃在晋西北和陕北一带,可是从此之后,整个白狄族群便在史书中消失了踪影,直到周灵王十七年(晋平公三年,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他们重新出现的时候,其活跃地区已经不再是晋陕高原,而是改到了太行山的东北地区。

《春秋·襄公十八年》“白狄始来”是关于白狄出现在太行山以东的第一次记载,此后白狄诸部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史书中,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今天山西东北部的盂县以东到河北石家庄周围的地区。史书中没有明确说明这是怎么一回事,但很明显,除了理解为他们已经从晋陕高原迁徙到了太行山东北地区,没有更好的解释。

白狄为什么要迁徙呢?我们不知道,看上去似乎应该跟“以货易土”政策有关,但从历史资料来看,晋国此时尚未占据太原盆地,不太可能在晋西北占据一块飞地,而且终春秋之世也没见到有晋国占据了陕北地区的记载,其河西之地始终在更靠南的黄、洛、渭三角地带时有进缩,所以事实是否真的这样,并不太好下结论。

但不管怎样,晋国毕竟是实行了和戎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很可能不仅仅是针对戎人,也扩展到了白狄身上,这缓和了晋国跟戎狄之间的矛盾,不仅保证了本国的稳定发展,而且避免了分散注意力,节省了军费开支,为晋悼公复霸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难怪后来晋悼公终于如愿以偿复霸诸侯的时候,会对魏绛大加赏赐,称赞说如果不是他提出了和戎政策,自己就不可能实现复霸的事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史闲谈|先秦八〇•晋国和戎及白狄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