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一场车祸之后,应当死去的母亲却重活在了六年级女儿的身体中。

东野圭吾的《秘密》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部很不“东野圭吾式”的小说,却又很“东野圭吾式”的在结局留了一个小逆转。非常动人。

在这里我无意讨论书中的剧情,却对书中“重活一次”的概念颇有感慨。

若干年前我曾经在起点中文网读过一本挺有意思的网络小说,书名叫《重活》。书中主角带着三十多岁的生活经验又重新穿越到了童年的自己身上,依靠着对未来局势的了解以及三十多年的生活历练,成就了好大的一番事业。这是一本很“起点式”的爽文,书中充满了种种意淫,各种大小高潮连绵不绝,让人欲罢不能。读后免不了会幻想一下,如果自己能够有机会重活的话,将会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混得各种腰缠万贯,叱诧风云。当时的我曾天真的认为,只要拥有足够的财富和成功的事业,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然而,即便真的重活了,真的成就了一番事业,就真能获得幸福吗?王国维曾经说过:“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厌倦。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厌倦之间无休无止地摆来荡去,而厌倦又何尝不是痛苦之一种呢?“当一个人重活了一遍,获得了现世所未能拥有过的各种财富,权利,以及虚荣心之后,免不了又会发现自己有更多的“无法获得之物”。再次幻想第二次重活将会如何改变,以获得更多,自此无休无止。

人们往往都是欲壑难填的。重活一遍获得更多的财产和成就并不能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贪念”是人的天性,也是佛家“五毒心”之首。无法看破“贪念”的本质,即便是再重活一百遍,也会觉得不幸福,觉得更多的东西得不到。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无数圣贤大德都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各家各派各有所长,适用于不同品性和经历的人去修行,这里不做展开。但基本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便是“知足常乐”。只可惜这个人人都自以为已经懂了的道理,往往都只懂在口中,而不是懂在心里。荀子说:“君子之学,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只有靠身体力行的以“君子之学”去修行,才能让人幸福。比较一下我们就知道,穷人不会因为得不到巨大的财富而焦虑不安,但富人在计划失算落空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到自己已经拥有相当可观的财物,并以此安慰自己。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个旅人在旅途中看见一个乞丐坐在一个破箱子上乞讨,便上前给了他几个铜板。同时,好奇心驱使旅人去问乞丐:”你屁股下面的箱子里装了些什么?“乞丐答道:“我想什么都没有吧!我在这儿乞讨了二十年,一直都是坐在这个箱子上的,看它这个破烂的样子,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打开来看。”旅人说道:“我再给你两个铜板,我们把它打开看看吧!”乞丐同意了。打开一看,满满一箱子的金子。

我们往往习惯于去注意那些我们未能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身边已有之物。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工作压力,感情关系,子女教育等等不如意之事而感到不幸福,却忘记了自己已经拥有了许多让别人羡慕不已的幸福条件。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个健康的乞丐比一个疾病缠身的国王要幸福百倍。”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衣食无忧的生活本身就已经是让人幸福的条件了。大部分人已经拥有了这些的东西,为何还不满足呢?古今中外,无数哲人未必拥有大量的财富,未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拥有着幸福的人生,这从他们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庄子,陶渊明,梭罗等人的作品无一例外反应出了这个观点。

还有许多人的不幸是出于邻居的眼光。关于这点就更可笑了。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就写到过:“旁人的眼光和我有一便士的关系吗?”想要想明白这个道理,叔本华有他的妙方:“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人们总是喜欢以轻蔑的方式议论别人。只要我们听一听一帮蠢人是如何带着轻蔑的口吻议论最卓越、伟大的人物,我们就更加不会对他人的看法耿耿于怀了。

知足常乐,勿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幸福之道,无非如此,何须重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