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技巧 | 当孩子向你倾诉:“活着真累!”你该如何引导?

回想一下,

你第一次「思考人生」,

是在什么时候?

可能是在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时候;

可能是在面临高考志愿的抉择的时候

亦或是遭遇某些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以后;

……

而在为人父母之后,我们却会发现,现在的小孩子普遍「早熟」。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往往都比我们小时候要超前。

就连三四岁的孩子,也会把“不开心”、“没劲”挂在嘴边,才上小学就开始感慨“活着太累”、“看淡人生”,弄得不少父母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引导。

情商小剧场

“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要活着?”

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由于前段时间期末复习压力大、任务重,情绪有些许低落。考试前一天晚上,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每一天都过得好累好累!”

听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孩子年纪尚小,咋会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呢?

随后,「转念」一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也让我意识到,正如大宋老师所说,这是一次绝妙的「种种子」机会。于是我在心里酝酿了一番,这样对孩子说:

“就像吃菜一样,有酸甜苦辣很多风味,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各种滋味都尝试过了,我们才知道到底哪种滋味更好,不是吗?也正因为生活中既有苦也有甜,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孩子听完,若有所思地说:“也是,要是让我天天吃糖,也会腻味的。偶尔尝试一点苦味辣味的食物调剂一下,吃到嘴里的糖才会更甜。”听孩子这么一说,我心里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什么原因,让孩子过早开始「思考人生」?

育儿技巧 | 当孩子向你倾诉:“活着真累!”你该如何引导?_第1张图片

其实,当孩子感到人生“无望”、灰心丧气的时候,父母不该以抗压能力差、挫折抵抗能力不足为由嘲笑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说,“你怎么连这点苦都吃不了?”

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想:孩子为什么会过早有这样的想法?

1.孩子心理压力大,很难感受到快乐

现在的孩子,内心承受的压力似乎更大了。他们的生活大多三点一线,不是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占满,就是要花很多时间在写作业和应付考试上,在、不经意间就被扼杀了天性。

过早承受繁重的课业压力,缺乏必要的户外运动时间,孩子内心积攒了很多不快乐,便会情不自禁开始胡思乱想。童年本是无忧无虑的,而当一个孩子开始觉得生活没意思,或许他的快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

2.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不得已,只能与手机、iPad为伴每天耳濡目染接触到大量来自网络的“成人信息”,又怎能不早熟呢?

不仅如此,在与家中长辈的相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会在无意间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脑海中也被灌输了很多成人才会有的观念,最终导致思想趋于「成人化」。

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人生引导~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

给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读物的时候,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书籍,不必揠苗助长。

其次,在学业之余,记得将玩耍的权利还给孩子,给予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紧、太严,更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只有大人才能做到的事儿。

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对此,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善于交往,感受交朋友所带来的快乐。

比如,可以带孩子参加活动,让他们结识更多新朋友。鼓励孩子多「走出去」,而不是仅仅在家捧着手机和iPad。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促进融洽的亲子沟通。

营造充满爱的成长环境,与孩子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采用正向积极的情感互动方式,孩子的内心定会拥有更多正能量,表现出富有朝气、乐观开朗和自信的性格特点。

同时,孩子可以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内心需求,学会分享、合作、接纳和尊重。在这样心理环境的浸润下,也就更容易习得移情能力和同理心,内心也会更加丰盈,不会表现出过度「成人化」的倾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技巧 | 当孩子向你倾诉:“活着真累!”你该如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