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怀着满腔的热忱迎接小宝宝的到来,憧憬着未来的岁月静好,谁成想现实却是一地鸡毛。
当第N次因为孩子起床,穿衣磨磨蹭蹭而大喊大叫,第N次因为孩子写作业拖拉上演亲妈秒变后妈的戏码,一种无力感在心头蔓延,到底怎么了,我原来不是这么爱发脾气的人啊。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你太暴躁了”,我惊觉原来在孩子心中我是暴躁的妈妈,可我一直想做个温柔明事理的妈妈呀,难道我一直都做错了吗?
那该如何做个温柔的好妈妈?该如何跟孩子相处呢?我开始关注育儿方面的书籍,当我看到艾丽卡.雷斯切尔《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75条黄金法则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个题目,什么样的才是优质父母?
艾丽卡.雷斯切尔的这本《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用简明易懂又相互关联的75条黄金法则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为父母提供应对方法,以实际生活中的教育场景作为事例,每一章节末尾还有“教你这样做”环节,手把手教你如何在挑战性的环境中应用教育原则。
这75条黄金法则主要讲了三个关键点,艾丽卡.雷斯切尔称其为优质教育之ABC。
A表示“接受”(Acceptance)
B表示“界线”(Boundaries)
C表示“一致性”(Consistency)
艾丽卡.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撰写了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并发表于《今日心理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诸多杂志。艾丽卡.雷斯切尔撰写本书的初衷在于,当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找不到适合她的此类书籍,她希望年轻一代的父母不再有她当时那样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优质教育ABC到底说了什么呢?
一、接受
艾丽卡.雷斯切尔说:
你应该总是让你的孩子感受到(通过你的语言、行为和举止)你爱他们(尽管你不喜欢他们的某些行为或选择),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
因为爱,我们心甘情愿被孩子套牢,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更愿意去接受孩子的一切。
1.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
记得陪孩子读的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不行,不可以”尽管大卫的好多行为妈妈都不喜欢,但是妈妈也会说“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看到绘本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的双臂拥在怀里,脸上满是满足和幸福,尽管妈妈不喜欢他的行为,但大卫能感受到妈妈还是爱他的。
都说孩子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尽管他们的破坏能力让人头疼,尽管他们的脾气倔的令人绝望,但从出生的那一刻,父母的爱就环绕身畔,父母的爱,就像一种信仰,守护着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
2.学会懂孩子
父母要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即艾丽卡.雷斯切尔所说的同理心。
例如孩子非常烦躁,因为家庭作业没写完而没有时间去练习轮滑。这时候不要去找理由,而是感同身受的说“我知道你很不开心,因为作业没有写完而没时间玩轮滑,当我因为哪件事耽搁而无法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时,我也很不高兴”。
父母的感同身受让孩子有一种得到被理解的感受,从而帮孩子减少负面情绪,给孩子一个情感上的安全感。同时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孩子以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石。
3.学会等孩子
起床收拾磨磨蹭蹭,衣服放在旁边让他穿上,等过了十分钟再看,在玩积木,衣服丝毫未动;让他刷牙,如果不看着也能刷上半个小时,实在不明白孩子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艾丽卡.雷斯切尔指出:
孩子的大脑与成人的大脑不同,成人通常可以承担某个任务,能够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而孩子则时常处于分心状态。
要明白孩子的分心只是他们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多一些耐心,这也是每个父母必须要学会的。
二、界线
戴维·托马斯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中说:好的父母在鼓励孩子独立、允许他们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该尝试约束孩子,给他们设立一些有益健康的规矩。
俗话说“无规律不成方圆”,所以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能够使孩子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比如:吃饭时不能看电视,否则饭要被端走。玩具不玩了要收起来,否则玩具被没收。。。可能开始几次孩子还会挑战一下,但慢慢的会发现“如果吃饭时我看电视,就不能再吃饭了”“玩具不收,以后就没这个玩具玩了”,慢慢的孩子的规则意识就建立起来了,当然家长也一定要遵循这些规则,让孩子知道这个规则很重要。
但有时候我们说一千道一万却抵不过一次经验。在保证任何人的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大胆的让孩子试错,孩子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最多,而且印象最深刻。
记得一年的儿童节爸爸买了孩子最喜欢的《超级飞侠》玩具套装作为礼物,孩子兴奋的上蹿下跳,走到哪都要带着乐迪。一次跟着我们出去吃饭,我劝了老半天要他不要带乐迪,万一丢了怎么办?奈何熊孩子一句话听不进去,最后我跟他约定乐迪自己保管,我不会理会。果然,吃完饭回家路上发现乐迪丢了,一家子火急火燎的返回饭店寻找,幸好服务员发现给收了起来,孩子头一回体会到失而复得,心情自是无以复加,打这以后只要出门玩具都会放家里,如果自己带着东西都会留个心眼始终不离手,这不就是典型的“吃一堑,长一智”。
三、一致性
孩子从一张白纸,到学会待人处事,建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过程中,受父母的一言一行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所以父母的行为连贯一致,言出必行对于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观是非常重要的。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说:
当我们的行为连贯一致的时候,孩子测试我们底线的行为就会减到最少,因为他们明白,我们总是说到做到。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复制父母的行为,他们以模仿父母为乐,他们认为这就是处事的方式,所以父母谨言慎行,要知道身教远胜于言传。
就如父母告诉孩子分数不重要,考多考少都无所谓,但孩子测试完后,父母第一个问题就是“考试考的怎么样?”
又如父母告诉孩子总玩手机不好,但父母却一直手不离机。
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在《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中钱儿妈(白雁飞)说:一时间忽然有一股冲动涌上心头,我问自己:你有没有踏实而又努力地做最好的自己?有没有尽每一分力,认真地去做每件事情?不秉持着给孩子树榜样的功利心,不为了让孩子效仿而刻意为之,只是发自内心地,去做能力所及的最棒的自己?
父母是不经过培训就上岗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实践,去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智才能逐步的成熟。
读完艾丽卡.雷斯切尔的《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才知道,自己离优质父母还有很大的距离。
养育孩子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反复实践。
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正如美国最有名的女人希拉里·克林顿所言,“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所以为了孩子,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