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科8门的学渣逆袭北大:只要肯改变,什么时候都不太晚

1

最近看到了一个新闻:

一位在大学挂科八门的大学生,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逆袭北大,成为北大录取学生中唯一一个毕业于非985、211的学生。

新闻的主角叫做何颖,四年前考上了西南石油大学。

进入大学后,何颖秉持着“大学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你”的观点,每天十几个小时呆在游戏室里打游戏。

到了大二结束,何颖已经累计挂科八门,平均绩点1.08。

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何颖大学毕业后连学位证都拿不到。

一天晚上何颖外出打游戏,到了凌晨三点才回家,正好碰到了刚刚下班的哥哥。

哥哥看着沉迷于游戏的弟弟,满脸无奈地说想和他谈一谈。

哥哥告诉何颖,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大学里面没有好好学习专业课,白白浪费了四年青春,以至于现在为了每个月不足四千块钱的工资,常常要通宵工作。

哥哥的话深深的震撼了何颖,他决定从此改过自新。

在大三,为了弥补之前落下的课程,他的课表被排的满满当当。最多的时候,同一时间段有三门课要上。

2017年3月,在充分考虑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后,何颖决定读研深造。

他卸载了自己的游戏软件,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来到教室。到了后期的冲刺阶段,更是平均每天学习十一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考研成绩出来,他以全国排名第11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复试,这也是进入复试的九十多名学生中唯一一位本科毕业于非985、211的学生。

2

同样作为一位考研党,我身边常常有研友问我:“春霖,我之前也没有好好学习,现在研究生的竞争压力这么大,你说我能考上研究生吗?”

我想何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回答:只要你下决心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然“改变”一词,仅仅说一下并没有什么困难,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

我的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三月份的时候决定考研,可是没坚持一个星期,考研教室也不去了,考研辅导书也不知道丢在哪里了。当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给你的回答永远都是:到时候再说吧。

当然也有很多人,自从立下了考研的目标后,就每天雷打不动的到教室里自习,即便是节假日也不放松。

我有时会想:为何同样都是想要改变,最后的结果却相差那么大?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中途放弃改变的人,往往是因为动机不够强烈。

何为动机?组织行为学中,动机指的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你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不会忘记吃饭,为何?到了饭点,吃饭的动机远远超过了做其他事情的动机。

这时候,如果不能满足自己吃饭的动机,那么我们的整个身体都会向我们提意见,导致我们什么事情也不能专心干好,于是只得去吃饭。

改变也是一样。当习惯的力量超过改变的动机时,我们的计划就会半途夭折。而如果改变的动机所向披靡时,那么一切障碍都要为其让路。

你看,有些同学虽然准备考研究生,但是面对游戏的诱惑,最终还是选择了游戏。就在于想要打游戏的动机超过了想要读研究生的动机。

有些人虽然准备每天早晨早起锻炼,可是面对温暖的被窝,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这是因为睡懒觉的动机打败了想要锻炼的动机。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不仅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忍耐力,更需要强烈的动机,来驱动着我们向着目标不停前进。

3

古人云:知易行难。

只是口头上说说,谁都会。那么,到底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保持强大的动机,从而变成更好的人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产生动机的原因。比如,辛苦学习读研究生是为了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每天早起锻炼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材。只有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我们所立下的目标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实现。

反观我身边的一些人,刚刚立下决心考研,听说考研很难,又决定去工作。可是随之又听说本科工资很少,于是再次算考研。如此反反复复,到底也没确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追究其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其动机不明确,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而不考虑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到底那一条路更适合自己将来的发展。

说不清楚自己产生动机原因,一件事情自然不能坚持的长久。

再者,自己要在头脑中想明白,如果不这样做,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我大一的时候,喜欢上了隔壁专业的一个男生,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在经过他的教室的时候看他一眼。

有一天,我们两个专业举行了一场联谊,我喜欢的男生也在。

在联谊晚会上,我是那么那么的想,鼓起勇气,向他介绍一下自己,让他能够认识我。

可是,在当时,我是一个特别特别腼腆的女生,几乎没有和不认识的人说过话。于是乎,虽然几次鼓起勇气,可是最终也没能迈出那一步,走上前去和他打一声招呼。

后来,那个男生交了女朋友,一个很普通但是很会聊天的女生,就是在那一次聚会上认识的。

听说这个消息后,我躲在宿舍里蒙着被子伤心的偷偷哭了一整天。

在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改掉自己害羞的毛病,这一次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我不希望下一次遇到我喜欢的男生,同样因为害羞而错过。

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陌生人害羞的时候,我就会想一想这件事,然后就会拥有巨大的勇气。

因为我知道,比起和陌生人说话,失掉自己喜欢的人是我更不能承受的。

所以,当我们面临习惯与改变的分岔路口时,首先想一想,如果我现在不改变的话,我会失掉什么?自己的习惯,与自己不改变所失去的事物相比,到底哪一个是自己更不能承受的?这样想一想,自己改变的动机就会强烈很多。

最后,想要改变自己,变成个更好的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在就去做。

古语有云: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毕竟,不管前路有多么遥远,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不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改变一点有一点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挂科8门的学渣逆袭北大:只要肯改变,什么时候都不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