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合久必分

        何帆老师的《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是对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精华导读。由于原书有1000多页,而且过于专业。所以中信出版社请何帆老师对其精华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和点评。缩写以后只有270页。然后我再给自己做一篇读书笔记来帮自己吸收。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我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在经济学家的领域《21世纪资本论》已经成为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他讨论的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对于社会的影响。这个话题着实敏感,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发表的意见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不过在作者看来,大家都是用屁股,而不是用理智来看待收入分配不平等。我写读书笔记一般都会加上“这仅仅是我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类似的话。这次连何帆也说,经济学界对皮凯蒂的理论有着很严重的争议。反驳的文章从数据到算法到趋势等等包含各方各面。


        经济学就是这么一门学科。马尔萨斯根据当时的数据情况提出《人口原理》,主张控制人口,而如今社会恰恰陷入低生育陷阱。李嘉图基于农业社会提出了土地相对其他生产要素会越来越稀缺,结果楼市全是泡沫。马克思提出了恩格斯停滞(工人工资不再上涨,所以经济增长的红利主要被资本拿走),预言了全世界无产主义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家的统治,可这个世界又在哪里。库兹涅夫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会由市场自动调节”。可他后来自己也承认,这个理论属于5%的经验和95%的臆测。属于一种安慰剂。归根结底,经济学家只能通过历史来判断未来。这种判断模式就好比罗素的“归纳主义者火鸡”中所说。

       

       

        这本书让我感到最有收获的是两个概念。毕竟讲社会分配这种问题离日常生活有点远。皮凯蒂在书中给出r和g的参数。分别是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长率。这两个参数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很简单,当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财富会越来越集中到资本手中,激化社会矛盾。当经济增长率高于资本收益率时,财富会向社会分散化。这时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也比较最高。皮凯蒂论述的r的参数是4%到5%(剥离通胀后的利率),比较有意思的是,皮凯蒂论证了这个利率是长期不变的。从人类有可靠纪录开始,资本收益率就是4%-5%。并且各类流传下来的经典小说中,地租或者放贷差不多就是这个回报率。


        而g就比较有意思。二十世纪之前的g很难统计到,1950-1970的g为4%,1990-2012的g为3.5%,2030-2050的g预测会降到3%,2050-2100的g预计大概只有1.5%。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一是人口的增长(人口红利),二是人均产出的增长。长期来看人均产出增幅并不大(而且不同时期有水分),但是由于老龄化人口一直在衰减,所以g是递减的(仅仅是论证之一)。


        当r>g,资本赚钱的速度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所以财富会不可避免的集中到有钱人手里造成贫富差距过大。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是,当钱都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时,农民没得饭吃,于是农民起义就发生了。战争其实是一种重新分配财富的工具,可以有效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然后新王朝又开始渐渐贫富差距扩大,然后再次爆发战争。虽然这个俗语说的是封闭的封建中国,不过如今整个地球已经联成了一个封闭体系。


        作者对于贫富差距的问题说的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事。只不过大航海时代来的比较晚,历史上发生的还不够多。按照作者的说法,上一次经济全球化发生在19世纪,贫富差距过大在19世纪末达到顶峰,于是经济增长停滞。所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来重新分配财富。在贫富差距缩小之后,刺激经济高速增长。在20世纪末全球化又达到了顶峰。于是作者在2014年写书时暗示:21世纪可能会重蹈19世纪末覆,各种社会矛盾突然涌现,各国从拥护自由贸易纷纷改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继而开始军备竞赛,走向“一战”深渊。


        至于19世纪和21世纪贫富差距比较的具体公式论证过程我不想多写,外国人的书长本来就是一大堆事无巨细的论证过程(还有一堆图表)。这些论证过程过程对我这种外行没有意义,虽然他的论证我也能看懂。总的来说,20世纪黄金时代的高增长基于三个参数。首先财富上由于大萧条而折价,资产上由于战争而摧毁,人口上由于战争而死亡。使得富人们的财产传承急剧缩水,这三个参数导致贫富差距开始缩小。



巴尔扎克《高老头》:房客们纷纷议论:高老头是他们中间最有钱的人。高老头是个面条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仗着胆大心细赚了大钱,然后用赚来的钱买公债,靠年金收入生活。



        皮凯蒂认为,收入不平等下产生的食利阶层是民主制度的最大敌人。当贫富差距过大时,整个社会普遍不愿意努力拼搏。资本开始影响政府政策,比如通过政治献金的方式。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于是各国开始向外转嫁矛盾。


        举个例子,巴尔扎克时期通过资本取得收入前1%的人的收入大概等于30个普通人(也就是请30个仆人)。黄金时期跻身通过资本上取得收入前1%的收入大概等于5个普通人。而通过劳动取得收入前1%的人长期是普通人的10倍。可以看出,19世纪人们更愿意拼爹(靠利息),再怎么拼搏(靠劳动)也比不上。因为前者有30倍的普通人收入,而后者只有10倍的普通人收入。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就是说一个人年轻人是娶有钱人的女儿实现财富自由还是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实现财富自由的抉择。在黄金时代大家更愿意拼搏,因为靠劳动(10倍)比靠拼爹(5倍)收入更好——因为战后大家都很穷。


        皮凯蒂认为,只要市场经济,就会收入不平等,因为钱会生钱。学过金融基础知识就知道什么是复利模型。食利阶层的钱生钱是一个复利的过程。通过劳动赚取生活费是一个单利的过程。资本的投资机会比劳动者更多。首先资本无国界,劳动者无法自由迁徙。而且投资有门槛,大家都知道买房保值,可是普通劳动者连首付都凑不到。当财富到了一定规模之后,能找的投资机会是一样的,只要等着坐着生钱就好。比如当靠能力的男首富比尔盖茨的财富从40亿成了500亿时,靠继承的女首富贝当古的财富从20亿成了250亿。



        《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到,美国的民主是建立在国内收入平均的基础下。大家都是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在原来国家没有什么资产可以继承才创天下。美国梦的内涵是: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所有美国人都深信这一点,所以美国才迸发出了巨大的经济活力。然而事到如今,美国人已经开始为如今的收入不平等而沾沾自喜,认为富人们赚更多的钱是因为他们更聪明更努力。


        虽然靠劳动踏入前10%的人可能的确比其他人更努力更聪明,这种收入不平等是正向的,应该鼓励。但靠资本进入前10%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付出。当人们谈起收入不平等时,那些靠劳动的人往往会急着跳出来挡在靠资本的人前面。这是由于,民众们一般只能看到别人劳动收入比自己多几倍(显性的),而看不到别人的利息收入比自己多几倍(隐性的)。所有火力都聚集在精英身上,比如砍掉一个超级精英范冰冰可以让民众大快人心。但是资本才是真正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不过皮凯蒂也是认为超级精英的收入是定价错误的。他认为超级拼爹社会和超级精英社会都是市场经济的失败。)

       

        在人们的上升通道被封死之后,社会矛盾开始堆积,总要找个出口。如今美国财富从后90%转移到前10%占收入15%。而逆差只有占收入的4%。美国国内失衡比国际间失衡高四倍。所以皮凯蒂认为收入分配主要是国内政治问题。然而资本家并没有自觉,还想要过度剥削。剥削完了底层还想剥削中层(中国恰好属于全球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比如特朗普选择了给富人减税。马克龙选择了加重平民负担的人头税。倒是我国看得比较清楚。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变成了分配不均,政府在搞精准扶贫。解决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一场革命(农民起义),当然食利阶层总想把矛盾转移到外部,于是贸易战就爆发了。


       

        就像《资本论》里马克思提出一个乌托邦一样。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里也提出了自己的乌托邦,不过他是有自觉地。他认为要全球合作无死角的开征累进制的“资本税”。与所得税不同,资本税属于一种保有税,有资本就要按累进比例交税。他对所得税做了反思,比如女首富贝当古拥有300亿欧元财产时,她所交的所得税只有500万欧元。所得税的历史也很有意思。美国在1919-1922所得税的最高税率超过70%,1942到了88%,1944到了94%,80年代下降到70%,之后一路下降到不足40%(里根革命之后最低为28%)。在全球吸引资本投资的恶性竞争下,如今很多国家的所得税甚至变成了累退税,资本越多交税越少。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得全球合作才行。当然,皮凯蒂自己也知道这是乌托邦。

       

        皮凯蒂认为要征累进资本税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1.民主和金融透明度2.金融监管3.资本税的资本范围划分(欧洲征过财富税,结果很大程度是对中产征税)4.加强移民5.还有类似我国的资本管制。



        这本书就写完了,总的来说经济学家的书还挺有意思,不会看不懂。书里还提到了公共债务等问题,不过我不太感兴趣。读完这本书的满足感非常高。书里内容也可以和当下形势结合起来。就是买这本书时等了好久都不怎么打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