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

笔记目录

自动控制原理 | 学习笔记02

  • 2.1 时域数学模型
    • 2.1.1 微分方程(时域数学模型)
    • 2.2.2 传递函数(复域数学模型)
  • 2.2 复域数学模型
  • 2.3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 2.3.1 动态结构图
    • 2.3.2 等效变换
  • 2.4 信号流图
  • 2.5 梅逊增益公式(Mason公式)

2.1 时域数学模型

2.1.1 微分方程(时域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1张图片
  • 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 一般形式

a n d n c ( t ) d t n + a n − 1 d n − 1 c ( t ) d t n − 1 + ⋅ ⋅ ⋅ + a 1 d c ( t ) d t + a 0 c ( t ) = b n d m r ( t ) d t m + b m − 1 d m − 1 r ( t ) d t m − 1 + ⋅ ⋅ ⋅ + b 1 d r ( t ) d t + b 0 r ( t ) a_n \frac{d^n c(t)} {dt^n} + a_{n-1} \frac{d^{n-1} c(t)} {dt^{n-1}}+···+a_1 \frac{d c(t)} {dt}+a_0 c(t)\\=b_n \frac{d^m r(t)} {dt^m} + b_{m-1} \frac{d^{m-1} r(t)} {dt^{m-1}}+···+b_1 \frac{d r(t)} {dt}+b_0 r(t) andtndnc(t)+an1dtn1dn1c(t)++a1dtdc(t)+a0c(t)=bndtmdmr(t)+bm1dtm1dm1r(t)++b1dtdr(t)+b0r(t)

  • 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求f(t)):用拉氏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1) 系统的微分方程:
    { y ′ ′ ( t ) + a 1 y ′ ( t ) + a 2 y ( t ) = 1 ( t ) y ( 0 ) = y ′ ( 0 ) = 0 \left \{\begin{matrix} y''(t)+a_1y'(t)+a_2y(t)=1(t) \\ y(0)=y'(0)=0 \end{matrix} \right. {y(t)+a1y(t)+a2y(t)=1(t)y(0)=y(0)=0
    (2) L变换(拉氏变换):
    ( s 2 + a 1 s + a 2 ) . Y ( s ) = 1 s (s^2+a_1s+a_2).Y(s)= \frac{1}{s} (s2+a1s+a2).Y(s)=s1 Y ( s ) = 1 s ( s 2 + a 1 s + a 2 ) Y(s)= \frac{1}{s(s^2+a_1s+a_2)} Y(s)=s(s2+a1s+a2)1
    (3) L-1变换(拉氏变换):
    y ( t ) = L − 1 [ Y ( s ) ] y(t)=L^{-1}[Y(s)] y(t)=L1[Y(s)]

2.2.2 传递函数(复域数学模型)

  • 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
    G ( s ) = C ( s ) R ( s ) G(s) = \frac{C(s)}{R(s)} G(s)=R(s)C(s)

  • 微分方程一般表达式:
    a n c ( n ) + a n − 1 c ( n − 1 ) + . . . + a 1 c ′ + a 0 c = b m r ( m ) + b m − 1 r ( m − 1 ) + . . . + b 1 r ′ + b 0 r ( t ) a_nc^{(n)}+a_{n-1}c^{(n-1)}+...+a_1c'+a_0c \\=b_mr^{(m)}+b_{m-1}r^{(m-1)}+...+b_1r'+b_0r(t) anc(n)+an1c(n1)+...+a1c+a0c=bmr(m)+bm1r(m1)+...+b1r+b0r(t)

  • 拉氏变换
    [ a n s ( n ) + a n − 1 s ( n − 1 ) + . . . + a 1 s + a 0 ] C ( s ) = [ b m s ( m ) + b m − 1 s ( m − 1 ) + . . . + b 1 s + b 0 ] R ( t ) [a_ns^{(n)}+a_{n-1}s^{(n-1)}+...+a_1s+a_0]C(s) \\=[b_ms^{(m)}+b_{m-1}s^{(m-1)}+...+b_1s+b_0]R(t) [ans(n)+an1s(n1)+...+a1s+a0]C(s)=[bms(m)+bm1s(m1)+...+b1s+b0]R(t)

  • 传递函数
    C ( s ) R ( s ) = b m s ( m ) + b m − 1 s ( m − 1 ) + . . . + b 1 s + b 0 a n s ( n ) + a n − 1 s ( n − 1 ) + . . . + a 1 s + a 0 = G ( s ) \frac{C(s)}{R(s)}=\frac{b_ms^{(m)}+b_{m-1}s^{(m-1)}+...+b_1s+b_0}{a_ns^{(n)}+a_{n-1}s^{(n-1)}+...+a_1s+a_0} = G(s) R(s)C(s)=ans(n)+an1s(n1)+...+a1s+a0bms(m)+bm1s(m1)+...+b1s+b0=G(s)
    标准式 G ( s ) = K ∗ ∏ j = 1 m ( s − z j ) ∏ i = 1 n ( s − p i ) G(s)=\frac{ K^*\prod_{j=1}^m (s-z_j)}{\prod_{i=1}^n (s-p_i) } G(s)=i=1n(spi)Kj=1m(szj)

2.2 复域数学模型

环节: 具有相同形式传递函数的元部件的分类。

  • 典型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2张图片

2.3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3.1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是一种数学模型,采用它将更便于求传递函数,同时能形象直观地表明输入信号在系统或元件中的传递过程。构成动态结构图的基本符号有四种,即信号线、传递方框、综合点和引出点

  • 信号线: 信号输入、输出的通道,箭头代表信号传递的方向。
  • 传递方框: 方框的两侧为输入信号线和输出信号线,方框内写入该输入、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G(s)。
  • 综合点 :表示几个信号相加、减,叉圈符号的输出量即为诸信号的代数和,负信号需在信号线的箭头附近标以负号。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3张图片
  • 引出点 :表示同一信号传输到几个地方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4张图片

2.3.2 等效变换

  • 串联连接 :方框与方框通过信号线相连,前一个方框的输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这种形式的连接称为串联连接。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5张图片

C ( s ) = G 1 ( s ) G 2 ( s ) R ( s ) = > G 串 联 ( s ) = C ( s ) R ( s ) = G 1 G 2 ( s ) C(s) = G_1(s)G_2(s)R(s) \\=>G_{串联}(s)=\frac{C(s)}{R(s)}=G_1G_2(s) C(s)=G1(s)G2(s)R(s)=>G(s)=R(s)C(s)=G1G2(s)

  • 并联连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并以各方框输出信号的代数和作为输出信号,这种形式的连接称为并联连接。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6张图片

C ( s ) = [ − G 1 ( s ) + G 2 ( s ) ] R ( s ) = > G 并 联 ( s ) = C ( s ) R ( s ) = − G 1 + G 2 ( s ) C(s) = [-G_1(s)+G_2(s)]R(s) \\=>G_{并联}(s)=\frac{C(s)}{R(s)}=-G_1+G_2(s) C(s)=[G1(s)+G2(s)]R(s)=>G(s)=R(s)C(s)=G1+G2(s)

  • 反馈连接:一个方框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后,得到的输出再返回到这个方框的输入端,构成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这种连接形式称为反馈连接。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7张图片

G 反 馈 ( s ) = C ( s ) R ( s ) = G ( s ) 1 − H ( s ) G ( s ) G_{反馈}(s)=\frac{C(s)}{R(s)}=\frac{G(s)}{1-H(s)G(s)} G(s)=R(s)C(s)=1H(s)G(s)G(s)

  • 综合点的移动(后移)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8张图片

C 前 ( s ) = [ R ( s ) ± A ( s ) ] G ( s ) C_{前}(s)=[ R(s)\pm A(s) ]G(s) C(s)=[R(s)±A(s)]G(s) C 后 ( s ) = R ( s ) G ( s ) ± A ( s ) G ( s ) C_{后}(s)=R(s)G(s)\pm A(s)G(s) C(s)=R(s)G(s)±A(s)G(s)

  • 综合点的移动(前移)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9张图片

C 前 ( s ) = R ( s ) G ( s ) ± A ( s ) C_{前}(s)=R(s)G(s)\pm A(s) C(s)=R(s)G(s)±A(s) C 后 ( s ) = R ( s ) G ( s ) ± A ( s ) 1 G ( s ) C_{后}(s)=R(s)G(s) \pm A(s)\frac{1}{G(s)} C(s)=R(s)G(s)±A(s)G(s)1

  • 综合点之间的移动 :多个相邻的综合点可以随意交换位置。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10张图片
  • 引出点的移动
自动控制原理 | 02数学模型_第11张图片

2.4 信号流图

结构图 信号流图
输入信号 源节点
输出信号 阱节点
比较点,引出点 混合节点
环节 支路
环节传递函数 支路增益
前向通路
回路
互不接触回路

2.5 梅逊增益公式(Mason公式)

G ( s ) = 1 △ ∑ k = 1 n P k △ k G(s)=\frac{1}{\triangle}\sum_{k=1}^nP_k\triangle_k G(s)=1k=1nPkk

△ \triangle ——特征式, △ \triangle =1- ∑ L a + ∑ L b L c + ∑ L d L e L f + . . . \sum L_a+\sum L_b L_c+\sum L_dL_eL_f+... La+LbLc+LdLeLf+...
n —— 前向通路的条数
P k P_k Pk —— 第k条前向通路的总增益
∑ L a \sum L_a La —— 所有不同回路的回路增益之和
∑ L b L c \sum L_bL_c LbLc —— 两两互不接触回路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 L d L e L f \sum L_dL_eL_f LdLeLf —— 互不接触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个的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 k \triangle_k k —— 第k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把与第k条前向通路接触的回路去除,剩余回路构成的子特征式

后续持续更新完善,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动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