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95年、年薪70w iOSer 年度总结

Outline

  • 2022年发生了什么
  • 大环境行业感悟和思考
  • 个人工作内容变动思考
  • 职场中一些好的特质是什么
  • 工作计划
  • 未来展望

2022:github star 2.5k、年薪70w
2023:价值闭环

2022年是疫情3年的一个“小尾巴”,但它一点也不小,因为它是3年内大家感受最深的一年,也是影响最大的一年。身边同事们换工作、周围见闻都可以印证这个结论。

宏远的部分就不谈了,经济大环境和政策对互联网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经济预期的变化,都在改变着我们。之前大行其道的消费主义也变了,人们回归理性,从居民储蓄率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

除了正常的每个月的月供,我会每隔半年会提前换一波房贷,22年可能还了35万。不过现在不打算遇到还房贷了,想着多留一些现金在身边有安全感(身边有人还房贷,说银行那边排队到23年了)

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我们,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的就是互联网的投资逻辑变了,所谓的用户量已经不再具备吸引力了,现金流和盈利才是吸引行业资金、人才倾斜的逻辑,互联网的高速增长的步伐刹住车了。国家在政策上和资本也是倾向偏实体制造业大户的,比如新能源汽车。因为能带动的产业上下游很多,包括软件开发和制造业等。很多认识的从互联网出来的人去参与到新能源造车领域发光发热。有个阿里的产品朋友聊完发现,新能源车领域互联网信息化和流程较弱,过去带着互联网那一套有“降维打击”的效果。

要是让我概括下,互联网这边有什么好的特质和思维,我尝试概括下:不舍边界、Owner 意识、数据意识、价值追踪、问题拆解思维。

Owner 意识谈得是做事情的态度和思维,为了正确的把某个项目做完,不去因为职能和岗位问题只做“份内”的事情。只做份内的事情不对吗?挺多的,不过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强者会推动项目进去,主动协调各个角色做好事情。所以这样的人肯定是更难得的。

数据意识谈得是,做一个项目或者优化,需要有数据支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比如现在一个人需要花3个工作日才可以完成某个流程。当新的系统开发后,一个人花0.5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某个流程。那这是假设,项目上线后如何追踪?埋哪些点,去量化衡量价值。项目上线几个月后开会去复盘梳理,要不要迭代,本次上线的项目符不符合当初的设想。所以需要数据思维去量化定义和跟踪问题。价值追踪也在上面的例子谈到了,具体不做展开。

问题拆解思维谈得是某个项目需要哪些资源,某些资源不具备,我需要外部哪些部门提供资源,如何让外部部门更主动去帮助你。那如果有一个共同目标,让别人也有一个好的结果,互相成就,这样的事情更具备主动性,而不是别人买个人情或者迫于更高层的压力,那么优先级可能就会给你排低,不是一个最优的方案。

还有部分优秀的大佬,不认可字节的文化,去 Zoom 这样的外企工作了,虽然钱稍微少了一些,但是问到他,他会讲有更多的个人时间了,工作也不需要那么卷了。之前的有赞的 TL 去浙大实验室带项目了,问过一次为什么做这样的决策,回答“稳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虽然薪资方面可能会比互联网打折扣一些”。一个没参加过高考,保送浙大的人,参与过支付宝、微策略、有赞移动 TL 的人做这样的决策,肯定有自己的理解(权衡之后的一个结果吧)。

我也从有赞离职了,在有赞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2部分:前期是写业务、后来去中台写基建。在中台主要负责跨端(Weex 打包平台、性能监控、异常监控、Flutter 组件库、热修复)APM、业务异常监控等。在有赞写过业务,也做过基建开发。写过 iOS、Weex、Flutter、Electron PC 收银,写过移动端 mPass(前端React + UmiJS,后端采用 SpringBoot)写过业务异常监控。可以说是全栈了。做的不足的地方,我记得移动总监坐我边上的时候,经常和我讨论 APM 的原理和技术细节,为了移动端性能,为了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制定了公司层面的北极星指标,但是在北极星指标的时候,调研了行业内不同公司,发现每个公司的定义也不太一致,后续我们也定义了自己指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业务,也为了更好的暴露和量化性能问题),制定好指标和去业务线宣讲,也经历了一些挑战,最后不断打磨,因为 APM 不只是一个技术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业务抓手,同时又是一个产品(不过产品的使用者是公司内部人员,比如开发者、TL、产品负责人等)所以需要全面思考并落地,那段时间是我最工作最头痛、同时也是最快乐的一段时间,被挑战的越多,倒逼我去思考更细致、更全面,成长也越大。当时也发现腾讯 Matrix 的一些 APM 问题。发现虽然是大厂的项目,但是也要对质量和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

年度环评和时候,移动总监对我说了一句话“你在技术方面挺优不错的,但是需要提高的一点是价值闭环,比如你在做 Weex APM 的时候,虽然项目上线了,但是还没推广到各个业务线,就去做移动端的 APM 了,希望你把最后一公里走完”某个项目哼哧哼哧做了那么久,就差一步就拿到一个更高的结果了,然后没做,马上去做其他事情了。关于这一点我也很认可,希望接下去几年不断正视这个问题。

每个公司战略出现调整的时候,对于技术中台会影响更大一些。所以这次后我选择从事业务开发,业务开发上的架构设计、性能优化也同样有意思。业务背景下做优化做出价值更快,如果是做基建,价值和意义体现可能会较为被动,需要从侧面(业务宿主 App 的一些数据来体现价值)。另外业务更能摸清公司的主营业务,更具备不可替代性。

到了业务后我将业务代码的单元测试覆盖率从30%提高到93%以上。业务代码拆分为 Core 核心逻辑层和 UI 层,单测主要针对 Core 展开。所以从基建转到业务开发后,将会聚焦于业务架构,设计出面向未来可拓展的业务代码。另外从业务侧去做一些性能监控和优化,比如最近在做的 CI 项目,将一些质量问题收口到 pipeline 阶段,去监控质量,不合要求的代码,没法合并到主工程。针对业务代码提交 MR 后,gitlab hook 去触发脚本,review 出来的一些评论和互动都会通过 robot 自动发 lark 消息,不需要线下发消息告诉对应的人去 review。另外可以按照一定的策略去 lint,保证提交代码的质量。

当然 APM 性能监控和性能正向优化也很重要,先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未来,希望在业务上不断学习,对于一些伪需求敢于说不,业务尽量用数据说话,价值追踪。也可以帮助 PM 提出有效果意见,不只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业务领域专家、业务架构师和技术专家。

生活方面尽量做减法,没必要的社交不去参与。区别于宅和社恐,是有社交能力,但是拒绝一些低质量的社交。聚焦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比如健身、运动、多看看书、写写技术文章、学学英语。

本文参与了 SegmentFault 思否年度征文「一名技术人的 2022」,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来自95年、年薪70w iOSer 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