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情与思】扫地僧、打字员、信息恐慌与奥本海默

【计算情与思】扫地僧、打字员、信息恐慌与奥本海默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  扫地僧是什么意思 - 百科 - 泛见志

 

今天闲聊一下,为什么软件开发行业需要扫地僧,如何用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学会纾解信息恐慌。想提高软件构建之实践能力,推荐看看《代码大全》。

软件设计和开发不是吃青春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是手艺活,也是艺术活。说软件设计和开发是手艺活,是要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打磨,才能练就一身本领。软件设计和开发是艺术活,是因为软件设计中有很多取舍与权衡,是要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成长体会。

软件设计开发是手艺活,手艺活有手艺活的教授方式。软件设计开发是工程技术及艺术。同学们在知道计算机一些基础概念后,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设计开发出优秀的系统。例如知道了面向对象的基础概念后,同学得在设计实践中学会取舍,理解设计这门艺术,掌握优秀的设计技能后,才能设计开发出弹性的、可复用的、可维护的系统。业界优秀专业人员可以利用优秀的工程实践方法论帮助启发同学理解概念并打磨技能。

衷心希望学界老师与业界有教育热情的资深专业人员协作,为计算教育做贡献。很多实践课程,需要业界专业人员基于专业素养开展启发与引导工作,并无如通常计算机理论课那样的固定教授方法。

我目前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大学生和初级工程师做软件开发。观察了一些现象,写成了一些小文。大家可以去找找我的博客里【实战技能】开头的文章。

推荐大家看看《代码大全》这本书,作者的话就是:一个开发者写给其他开发者的书。此书是一本讲述软件构建实践的书,虽然出版于2006年,依然有着生命力。非常感谢将这本书送到我们书桌的出版人周筠老师、裘宗燕老师以及各位译者。

【计算情与思】扫地僧、打字员、信息恐慌与奥本海默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笔者摄制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各种工具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使用工具呢?分享一些我的体会。
计算界人士发明即时通讯产品,是为了解决不方便电话和见面时候的沟通,不是为了把所有人变成打字员和呼叫中心接听员。能打电话就没有必要打字。腾讯科技里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群体性孤独》告诉你为何我们越来越不爱打电话 说到,"短信和即时通讯产品却提供了一种保护。你有时间去思考和准备你要说的话,让你表现得就像你自己的风格。"。现在很多人不太愿意打电话,其实会慢慢削弱自己应对各种情形的能力。

同样的,在即时系统里保存文件,也是不对的使用方法。我们如果不能及时整理即时系统里的文件,每天就会面临一个庞大的回收站。所以,我们每个人尽可能用平台工具管理自己的文件吧。否则,我们分类文件的能力也会降低了。

计算领域工作者夜以继日辛苦工作,做基础理论研究,做关键技术开发,做各种应用实现,不是为了被人利用散播信息恐慌,也不是为了看到无数个微信群里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真的,做信息技术的人看着一群人利用信息工具做不太好的事情,那种懊悔感和奥本海默的感觉一样。关于信息恐慌,推荐大家阅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的文章:胡泳:如何纾解大规模信息恐慌?(上)胡泳 | 如何纾解大规模信息恐慌?(下)

欢迎留言,讨论如何有效使用各种计算机和互联网工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开发,专业发展,计算思维,软件开发方法,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