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和布

    月饼和布应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而我却七扯八扯真的扯上了,而且有点扯不清。

那年我从深圳总公司被调往武汉分公司,然后又在分公司辖下的门市部去负责面料销售。刚来武汉,对这“鸟语花香”的武汉话真是一头雾水。譬如市场里的搬运工美曰其名叫“扁担”。初次听到有人在大叫大嚷“扁担!过来,过来,过来扛货。”我纳闷着又心怀好奇把头探伸出去,却发现一个壮实的汉子手提扁担匆匆跑过来。噢,原来如此。还有,像我们这里类似残疾车的电动小三轮,他们偏偏叫“麻木”。我不明其意,他们说坐在这样的小三轮上,行驶的时候,它不停地抖啊抖,而且“抖音”那么美妙,那坐车的人在心醉神迷之下,不就麻木了吗?所以叫“麻木”没错啊!更绝的有一次有一个客户打电话过来,问:“裘啊,我`拐子'来你这里了吗?”我一头雾水。后来才搞清楚“拐子”是哥哥的意思。想想也没错,大哥哥总爱“骗”小弟弟,所以在弟弟的眼睛里,哥哥是拐子,七骗八拐的。只是我想想笑笑、笑笑想想直想喷饭。

  那时快近中秋节了,那天我接了个电话,电话里头的声音叽里呱啦的,语速如“特步”——飞一般的感觉。我说你能讲普通话吗?我真的听不懂你在讲什么?可对方的声音更大语速更快,估计他也有点焦虑。这时,我扭头看到了老张,老张是湖北人啊!他应该能听懂吧。我把话筒递给了他,自己在边上伸长脖子侧着耳。只见老张皱着眉头一直“嗯、嗯……”

  电话总算打完了,老张坐在椅子上眉心挂锁板着脸,一声不吭。我的心,迫不及待,一直用眼睛盯着老张……俄顷,他低着头说他其实也听不清楚,只听懂了“月饼,布”。这月饼和布有什么关系呢,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了想,思绪如秋风吹过,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正好第二天下午我有事出去,回来时刚进门,里面的同事满心喜欢眉飞色舞说有人给我们送月饼了,整整二十盒。有个小年青把月饼包装盒都打开了,恨不得掰开月饼早点解解馋。我说先不要动,先问问。打电话问了深圳总公司,说没有给我们送月饼,反正他们也不清楚这月饼的事儿。

  既然这样,我说是不是别人在我们这里暂放一下,可能明天会拿走的。可他们说送月饼的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月饼是给我们吃的。我说真的不能动,还是先放着吧,甚少要搞清楚是谁送的。这时,大家的脸上有些落寞,心中已经瞄准的月饼又得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我知道,我给这个即将如期而至的中秋节泼了清凉的水。为了缓缓气氛,我说老板早在前几天就来过电话了,说今年的中秋节我们自己按排出去撮一顿,当然,月饼照样发。

  那些月饼,放在那里,静静的;那些月饼,中秋节过了,还在那里,无人问津。它们在尘埃里哀怨。

我们,偶尔瞟了一眼,相视一笑,摇摇头。偶尔有人说:“这是谁的月饼啊?怎么还不拿走!”

  送月饼的人,穿过中秋的风月,追着初冬的红叶,在雪花飘零的时候来了。

  那天,来了一个瘦瘦长长戴眼镜的中年人,他要了五卷大红制服呢。一算帐,五千二百元。我把票据递给他的时候,他竟然只给了二千二百元。我用眼神等着他,他透过薄薄的镜片眨眨眼用眼神提醒我: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乌龟绿豆就这样互对着。终于,我按捺不住地说了声:“还差三千!”他说不是用月饼抵扣了吗?这次,我真真切切地听明白了。

  原来,月饼和布的亲眷是这样对上的。

  我说:“这样好像不行,没有这样的先例,月饼麻烦你拿走,款请你付一下。"他把脸拉长了,嘟囔了几句,很不情愿地付了余款,我们戚戚地把他的月饼送上了车。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一个美好的共同明天,后来我们竟惺惺相惜地成了“好朋友”。每到中秋前夕,他总是笑咪咪地送月饼过来,而我呢,总是装出满心喜欢的模样儿,笑吟吟地收下他的月饼,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被抵扣。

  他总是说:“我无奈啊,那些酒店宾馆总用月饼和就餐消费券等来抵消欠我的货款,所以只能麻烦你了。”我笑笑,拙口笨腮的人,真的只能笑笑,谁叫他是我的“月亮女神”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饼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