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航海时代:原来世界破冰与航海之旅环环相扣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人类喜欢旅游和探险,是千年不变的事情;人们喜欢将途中的所观所感记录下来,也是亘古不变的乐趣。不信你看,古代的徐侠客写了一本《徐霞客游记》描绘中国的大好河山;现代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记载了许多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文明古迹。

不仅如此,古代《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让欧洲人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神秘的国度;现代《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发行,也让中国人们了解邻近的东方和遥远的西方还有着如此多的文明奇迹。

《马可·波罗游记》

如此看来,《游记》的出现让散布各地的人民熟知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但国界内的山河之美好传播,因为只要国家制度稍完善、文字成熟、出版发达,以及识字人口的增多,就能迅速的传播开来。那么国界外的风土人情又如何为外人所知呢?

答案就是远洋航行,进行海上世界的探险。众所周知全球地表总面积有71%是海洋,所以国界外的传播有了上述条件还不够,还要有人跨越大海,让这个世界相连。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主题,看看勇士们是如何跨越大海,让中西文化碰撞,让世界破冰。

中西文化碰撞的初始,是地理大发现的到来。15世纪初到16世纪末是大航海时代,这个时代没有当今的卫星定位导航,也没有雷达和无线电,海上的航行只能靠航迹推算和利用天体进行天文导航。

茫茫大海一望无际,不小心便会失去方向,永远停泊在海中央,因此每一次出海,都需要召集很多爱冒险的能人志士,由此也可见海上航行的危险程度。

中国古代指南

但巧妙的是,同一时期,中西方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例如:中国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欧洲的迪亚斯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开辟了欧亚航线,以及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而这些人的旅程,都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说起国内的海洋航行,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航海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世。

时间来到1405年7月11号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令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七次下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开辟了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要知道,郑和的海洋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要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郑和下西洋文献

郑和每次出访都有200多条船只,一共有两万七千多人。船上有杰出的航海专家人,还有水手、士兵、翻译和医生等人,船只的分工也非常的细致。有宝船,马船,战船,粮船等等,最大的船只需要两百多人才能起航,这也表明当时明代的中国掌握了高超的航海技术以及精湛的造船工艺。

郑和的团队属于军队编制,因为船上还分了指挥部、航海部、外交贸易部、后勤保障部和军事护航部,因此郑和的远洋航行可以说是一场政治行动。但在28年的海洋探索中,却从未侵略过其他国土,只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东方特有的珠宝、丝绸、瓷器和香料等物送给沿途的国家,带回来的却是粮食种子,还有一些贝壳、大象和长颈鹿等纪念品,于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今社会海外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是如此的可笑至极。千年前比之同一时期的西方更强悍是中华民族与之都只是进行友好的交流与合作,更何况如今经受低谷一心只想奋进的现在呢?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不仅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还向世界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实现了万国朝贡,承担起一个文明大国该有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召颁赏,厚薄往来。

同一时期的西方,随着《马可·波罗游记》广为人知,国外的探险家们被神秘东方的黄金和香料等物件所吸引,便也开始探索海上的未知世界。

15世纪初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从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经过黑海、里海南岸,翻越帕米尔高原达到中国;另外两条是水路联运,一条从叙利亚到伊拉克再过波斯湾到印度,另一条从埃及穿过红海、亚丁湾到印度。

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路线

但这三条路线被当时强大的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所以欧洲的主要航海国家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只能从大西洋出发进行海外扩张。例如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率船队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行,让欧洲航海探险进程中有了大的突破,也让当时各自安好的国家开始有了交集。

不得不提及的是,迪亚斯率领的船队在航行中遇到了好望角,当时的好望角还不叫“好望角”,叫“风暴角”。因为风浪太大,传说中的“杀人浪”能达到30米高,可见其危险程度。

幸运的是,船上的勇士们与极地风引起的旋转巨浪一起舞蹈,与翻滚的沿岸流一起漂流了两天后,安全抵达,所以迪亚斯他们是无敌幸运啊,要知道这个地方到目前为止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好望角气流

这次航行,不同于郑和下西洋的友好,他们是远征,当时的马德拉、加那利、塞拉里昂等国家都变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一方文明的衰弱会让另一方的文明传播的更为迅速,因此他们虽然是以侵占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紧密,但也对世界的破冰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德拉、加那利等殖民地

有了迪亚斯发现好望角,就会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当葡萄牙人开辟去往东方的新航路时,西班牙人也在筹备从西欧向西横渡大西洋,去往印度亚洲东海岸的航行,但有趣的是西班牙人 的海上探索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

哥伦布被《马可·波罗游记》吸引,一心想去东方大陆,但远洋航行需要大量的经费,哥伦布没钱,就找皇室支持。由于当时地圆学说并不完善,很多人还是相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地圆学说只有那些绘制地图的人才相信,所以被很多人当做“江湖骗子”的哥伦布花了十年费劲千辛万苦才从众多欧洲皇室中得到西班牙女王伊丽莎贝的支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49年9月6号哥伦布没有等到东风,等到了西风,他的航线偏了。他一开始便算错了地球的周长和要到达的地理位置,航行中还发生了罗经失灵的事件,于是哥伦布的船队穿过马尾藻海区,错过佛罗里达半岛,到达了中美洲。

之前我在《世界四大古国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或湮灭?》一文中有提到,进入文明的入场券,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有三个:第一要有青铜器,第二要有文字,第三要有礼仪制度。

而当时美洲上的印第安人还处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不穿衣服也没有青铜制品。所以,虽然哥伦布没有到达东方,也没有看到黄金和丝绸,但这条新航线的开辟将文明带进了美洲大陆,世界冰封的窗口又破碎了一点。

鲁迅曾言: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陆续有了吃螃蟹的人,欧洲的航海家们变也开始行动了。达伽马从西欧里斯本出发,穿过佛得角到达南大西洋,然后通过好望角到达了马林迪,最后跨越阿拉伯海到达印度西海岸的科泽科德,整个开辟了欧亚航线,还从印度带回了香料,象牙等物,满载而归。

而麦哲伦坚信大地是圆形的,所以他做一件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壮举——环绕地球航行。于是他率领船队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出发,经过麦哲伦海峡抵达太平洋,然后到了菲律宾再穿越印度洋,最后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整个航程一路向西,又回到了起点,麦哲伦环球航行,历时1082天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是地理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

这两个人通海航海之旅,探索了海上的未知世界,也将战火和文明带到了其他的大陆,虽然是征途,却也是融入。如果说在大航海时代到来前,世界还是碎片化的拼图,那么航海时代的到来,就是拼图完成的时刻。

蒙田在随笔录中说到,漫漫人生,他定会选择马上生涯去游览色各美妙的风景,因为那里有的地方骄阳似火,有的云遮雾绕。而从古至今的探险家们选择了海上生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为那里有的地方风暴将至,有的风恬浪静,有的安适如常。

你看,世界的旅程,我们一直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解大航海时代:原来世界破冰与航海之旅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