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随想

腊月二十三,传统中的小年日。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  传说这一天,灶神爷要回天宫,把一年来在人间看到的情况向玉帝作工作汇报。人们为了让灶神替自家美言几句,就敬献糖瓜,寓意好言好语,祈盼来年来运。也有另一种解释,说人们为防止灶神汇报工作时说出自家平时的铺张浪费而用糖粘住他的嘴。无论哪一种,想想都觉得有趣。

记得小时候吃饭的时候,由于年龄小,难免会有饭粒撒在碗外,或者因为饭菜不合囗而吃不完的现象,这时,母亲就会搬出灶神爷,说什么如果这样浪费粮食,灶爷过年上天时会给我们告一状,那样天就不下雨,来年就不会风调雨顺,我们就会饿肚子了。

每每这时,作为孩童的我们就会乖乖地把饭吃完,吃饭时也尽量小心,不让一粒米掉在餐桌上。

母亲以这种方式润物无声地对我们完成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日常教育,让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

现在的生活中,有些年青人对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和规矩嗤之以鼻,一概否定,认为是封建迷信,这样的想法太过偏颇。

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许多习俗的形成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神秘未知的领域,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心目中强大无比的天地鬼神,于是一系列披着神圣外衣的说辞便在政治、经济及人文等各个方面大行其道,形成了事关社会稳定的秩序框架,比如君权神授,天降祥瑞,君臣父子纲等。

这些秩序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所服务,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人群各安其道,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即中国礼法)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固然有一些糟粕,但不可否认仍保留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对祖先的慎终追远,讲求孝道;家族内讲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无一不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

说了这么多,回归小年主题,晚上吃什么,也是有讲究的,我家吃烙饼,寓意来年收入翻一番,也算是我家在新一年美好的期盼吧。

最后,祝所有人小年快乐,愿所求皆如愿,岁岁都平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年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