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悲歌》

蒋子龙 《蒋子龙文集·第7卷》 4.9


改革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意味比较浓厚,社会话语和个人话语相交杂,在这部作品中更多看到的是社会话语,比起《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来说,《燕赵悲歌》略逊一筹。

首先是武耕新的人物设置过于单调扁平,他在除了尾声便是始终如一的“好”,为了体现这个“好”,他人对他提出的意见、批评和村民内心的小九九也只是为了留他在十一队,从而促进生产、经济,他吃不好穿不暖,顾不上家庭,满腔是现代化,这是不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解构和图解?

起初以为武明理妻子燕淑珍的出现会辅助叙事,毕竟燕赵悲歌,但却没有。林秀兰作武耕新的妻子,最初是以比其更加有文化、先进意识的形象出现,如今却走不出一方天地、沉浸于柴米油盐和婴孩啼哭,我觉得很讽刺。

包括后来武耕新对何守静的态度,若即若离欲拒还迎,表面说着道德观念,内心实际异常向往。

尾声的设置不知道是想要凸显小赵庄的富裕,与过往的贫穷形成对比,否则和此前的人设未免有偏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燕赵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