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管理的泡沫

      ——《管理百年》第8章(1971-1980)读书笔记(9)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似乎显得很健康。管理实现了巨大飞跃,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职业。职业经理人势力不断扩大,产业巨头在无情地向前推进,现代企业这头庞然大物对自己的身材表示满意。实际上空气中正充斥着自满的味道,藏污纳垢的地方司空见惯,而人们却无可奈何。

      于是,清醒的思想家着手戳穿这些泡沫。托夫勒便是这其中最激进的怀疑论者。托夫勒的结论是: 政治体制无可救药地过时了,不断加剧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的特征。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事情必将发生巨大变化。他和寻常人的第二个关键区别是,他对技术潜力有着异常敏锐的认识,他设想的未来受技术和知识所推动。

      戳破管理泡沫的第二个斗士是明茨伯格。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们很少花时间考虑长期问题,而是受限于短暂的瞬间,在不同的任务中换来换去,一通电话就能让他们改变工作重点。表面上,管理者们关注的是重大战略问题,专业地制定决策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可现实中,他们在一项又一项任务里疲于奔命。

      在心力交瘁与痛苦煎熬之下,管理者们开始提出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 还有更好的路可走吗?

      原来确定的东西开始被怀疑。路在何方?美国人开始转向其他地方寻找灵感。1976年,麦肯锡公司推出了三项“实践”,试图揭示战略、结构和管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性质。为了找到最佳的组织实践,美国人彼得斯来到了欧洲,这是美国管理者第一次到欧洲寻找灵感。斯堪的纳维亚正在进行的工作组织实验,让彼得斯着迷——这场运动尝试为工作寻找新的组织方式,激发人的才能,让组织变得更加人性化,效率更高。欧洲企业在工作实践中引入了一系列十分进步的改革举措,改革的重点是赋予工人责任,让他们了解团队工作的动态。“员工团队成功的终极力量不在于团队里单个成员的才华,而在于集体能力的相互交流”。

      欧洲的实践还表明,组织是由社会和技术双重系统组成的。构成社会系统的是劳动分工、工作协调方式以及工作满意度等问题。构成技术系统的则是将生产输入换成生产输出所需的工具和技术。两套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成功的关键,需要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团队协作和工业民主的概念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找到了肥沃的土壤,也给了美国人无尽的启发。许多美国企业摈弃旧的管理思维,寻找新的管理方法,尝试新的作业方式和社会技术系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新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戳穿管理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