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如何管理时间,你可以比别人轻松10倍!

01

90后再也没有办法避开碎片化阅读

当闹钟响起,你的一天开始了,顺手刷了刷微博和微信,看看有没有没回的消息或错过的公众号文章;

上班路上,或准备松口气站会儿时,你抽空看一下朋友们转发的文章,最长也就读个10分钟;

持续到睡前,你趁着没有闭眼又抽空了看了一会儿......

这是你我的一天,进入社会后,我们再也很难有大段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手机上的阅读时间比读书时间长,输入的碎片化信息比系统知识多;

可怕的是,当我们躺在床上时,也许再也难以想起今天看过的东西,这是为什么,我们也越来越焦虑。

02

碎片化阅读确实不太友好。

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我们深阅读甚至思考的时间。

对我自己而言,大学毕业时收拾日记本,才发现自从换了iphone6后,就再也没有写过日记了。

其次,这很难形成知识体系,读进来的碎片,到了大脑里依然是碎片,并且非常容易忘记;

硅谷男神马斯克在解释他的第一性原理时,曾经提到:

重要的是,把知识视为一种语义树。确保你理解最基本的原理,在你进入任何枝叶之前,确保你把握了树木的主干和枝干,否则,这些细枝末节将没有悬挂之处。

是的,如果你读来的碎片知识没有基础的知识体系支撑,遗忘的可能性将会非常大。

最后,读大量鞭辟入里的精彩文章可能会帮你开阔思维提高眼界,但也会让你飘飘然,似乎自己什么都知道;

现在的知识门槛如此之低,你可以免费阅读各大公众号的经典文章,花99块就能让吴晓波在你耳边解读前沿财经新闻,只要300人民币就可以订购全年的经济学人了解世界 ......

但仔细想想,国家的调控政策为什么促使房价越来越高?

你却回答不出个所以然。

这是碎片化阅读的另一危害,它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而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03

但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你我都无法避免。

但正如开头所说,没有人能避开碎片化阅读,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新科技和新经济大爆发的时代。

这个时代每天都有很多变化,那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知识是先以碎片信息的形式传播出来的。

而我们必然会通过碎片化阅读来了解和升级思维,只有懂得利用碎片信息学习,学会提炼万变中不变的规律,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既然碎片化就在身边,与其对抗,不如把无可躲避的碎片化阅读做到最好。

04

避无可避,你要怎么拯救自己?

首先要明确阅读目的;

80%的信息对你是无效的,没必要每条都要认真思考,这会给自己不那么大的压力。

我会按照阅读目的分为以下三类:

- 纯碎娱乐化 -

压力比较大时,开心的乐一乐就好,这才不是浪费时间;

- 开阔眼界 -

跟着Top级别的财经作家,比如吴晓波,比如经济学人那帮编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多个角度解读热点;

这种类型的阅读形式比较丰富,做饭时、刷牙时我一般都会听语音,上班的路上,也是了解热点新闻的最佳时间;

- 专业学习类 -

不可否认,专业知识的学习一定是时间占比最高的,建立你的知识语义树,或者思维模型,将会让你的碎片化阅读事半功倍;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部分,专业知识的积累,所以这一块到底应该怎么学?

建立基于事物原理的思维框架最重要!

拿学习理财知识为例,我选择购买了一些解释原理性的系统课程,这些课程有几十节,但每节课都在10-15分钟时间,一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读;

阅读时间虽然是碎片的,但学习的阶段是系统且连贯的;

掌握了原理之后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知识,并且能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用这种方式,大多数人都能学到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东西。

这是为什么马斯克为什么能同时运作Solar city,Tesla及space x三家公司,承受得了每天都要爆炸的信息。

原因就是他的知识结构是高度体系化的。

06

推荐三款我用过的效率软件:

当你有了基础的思维框架,更好的梳理碎片化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髓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这里推荐三款我用过的效率软件:

installpaper

优秀的稍后阅读应用,黑白纯粹的简约设计,iOS 端体验非常友好,但是对保存内容的抓取非常强大,还能保持内容的纯净与排版的原汁原味。另外高亮和批注功能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标记与记录灵感。

印象笔记

作为一款大而全、各方面功能非常完善的老牌笔记应用,玩法也是多种多样。对于内容的保存分享到大象中相当方便,配合PC端、网页插件「剪裁」以及神奇的 @我的印象笔记,功能覆盖面巨全。

workflow

印象笔记结合Workflow 简直是无法撼动的笔记神器!

通过 Workflow 创建的工作流程,使得原本在手机上需要繁琐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很可能只需一键搞定;

 内置的 150+ 动作(不断更新中)涵盖了大部分手机功能,什么都不说了,来感受下workflow的实用性吧~

以举报垃圾 iMessage为例:

高效便捷,你值得拥有!


这是分割线

本文也是基于碎片化时间创作的,跨度1周,但正式写一共只花了1.5个小时;

我在上周一晚上简单确定了文章框架,在接下来的3-4天,留心与碎片化知识有关的文章,感兴趣的就收藏在印象笔记里,最后用10分钟简单搭在我的Xmind的框架树里;

然后在今天腾出1.5个小时创作完毕(还带排版和插图呢);

“阅读的数量不重要,知识的内核才重要”

That's it,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为本篇文章的大纲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如何管理时间,你可以比别人轻松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