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觉得挺喜欢阅读的一个人,由于岁月的磨砺和人性的懒散,也慢慢不那么爱翻书页了。心想这样下去不行啊,读书虽然是一个人的事,但没有了知己,也很难孤独地走下去。于是找了老同学,合计建个群做读书会,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01从混乱不堪到建立规则
要建读书会当然是我当创始人啦。网上查找了一番,发现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喜欢读书了,都是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化的时代,大家都喜欢在手机上解决所有问题。实体书店关门了一大片,图书馆沦为了自习室。找了半天发现只有线下的读书会,也就是在一座城市爱好读书的人组织在一起,大概七八人或者十来个人左右的规模,到一家咖啡厅,或者茶室,还有在某单位会议室的,组织起来就可以聊。他们大都每期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本书,来展开讨论。
线上的只有QQ群,而且还不少,进去以后感觉这些群都分散无序,更摸不清头脑了。
于是我把这些帖子的发布者,后台编辑人员的微信找到,向他们讨教建立读书会的方法,组织每期读书会分享的方法。虽然全部都是实体的读书会,也就是面对面的读书交流,但是从各个读书会的每期活动规则和效果来看,我也慢慢摸到了一些门道。
我也不傻,既然别人能建,我也可以。
首先要写个规则吧,我慢慢摸索,写了第一个方案。
当然了,这是初稿。我按照这个方案的规则,去各大读书QQ群,kindle群,发布招人信息,一个个拉人进群。
02从断壁残垣到雏形出现
慢慢的,人数开始变多了,我在微信群拉到的人有十几个了,还有二三十个看到我发的二维码,进群发广告的,我都及时清除。于是我暂停拉人的工作,开始在群里组织活动。读书会的活动当然就是组织大家读书,开展讨论了。
可是看什么书,怎么讨论呢?
书的选择,因人而异。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不一致,所学所想不尽相同。那么总有人是只喜欢文学,只喜欢哲学,只喜欢历史。
没办法,这时候就采取了万能的“民主”方式,大家来投票。
为了在初建时期把制度建立和完善,我给群里的书友们说,不论你们选出什么书,我前几期都参与阅读和讨论。
这不投票不要紧,一投票大家归集了17本书出来投。所以让大家多选,每人3票。
最后选出来2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由我(山水墨迹)和沙发上睡觉的猫两人,分别导读。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进群的人,不全都是自律的人,不全都是真心热爱读书的人。有些只是心里想读书,但是没有动力,没有导向,没有方法,没有坚持。
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周组织一期读书,每期参与的人,另外建一个群,参与的人每人收5元钱,只有参与导读,参与分享讨论,就退回5元钱。
钱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激励手段。于是第一期,我们采取押金5元的方式,召集了七八个人,来一起读这两本书。
这些是什么发在自己读书会的导读截图,对了,我们读书会名字叫“理想国读书会”。就是柏拉图的那个名字。
03从井然有序到自废武功
可是分享完第一期之后,我还是发现了问题,就是参与的人还是不那么积极。仿佛读书就是这2名导读人的事情,5元钱也不那么看重。我们发完书评导读文字之后,回应的人不够多,参与讨论的氛围也不够热烈,有一句没一句的,没有针对书里的内容展开深入的交流。所有的交流内容都是浮在表面的。
我能明显感觉到,对这2本书理解最深的,就是我们2名导读人。
周六晚上8点,讨论最多的,也是我们2人。
其他人,很有可能连书都没有看。
我又陷入了反思,是这两本书不那么吸引人吗?参加的人没那么感兴趣?可是这是他们自愿选择的书目啊,是投票产生的啊。
我想起《乌合之众》里面关于“民主”的论述,这样的投票民主,不要也罢,并不是书不好,也不是他们不感兴趣,而是我的制度和模式有问题。
问题一:人太多,不专精
后续的人慢慢拉到了40人,可是接近一半都不是读书人,没讨论书,也不聊天,也不参加活动,要了干嘛。我决定挥泪斩马谡,踢了这些人。
问题二:铲除不合群声音
读书会的目的是大家一起阅读,激励阅读,主动阅读,达到以文会友、品质提升的效果。可是群里有2个人,一直唱反调,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整天想着修改方案,想着如何怼我。但一旦让他们自己承担自己的修改方案的一部分分工执行,他们就不干了。因为我发现他们提的方案修改根本不可行,不能招到更多的读书人,除了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不能起到良好的分享讨论效果。如果是个人的开玩笑我都可以承受,但是我五次三番原谅他们的个人攻击,他们依旧不改。
群里好几个人要我踢了他们,我想着不能太狭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样的声音不断出现,伤害了我事小,伤害了群内本身就不浓厚的读书氛围事大。
在又一次激励争吵之后,我还是决定踢了。
虽然两个问题的结果,都是踢人,但是目的不同,心态不同,效果也不同。
04从建立社群到自我反省
这个时候,我就明白了为什么线下面对面的读书会有空间了。人到场,是要付出成本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要分享,必须要提前准备的,通读这本书是必须的,还要安装一定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理清书里的内容,找出关键点,梳理核心观点。讲出来,是语言的艺术,输入和输出,完全两码事,自以为读完了,和真正能讲出来分享,是完全不同的。可能读完一本简单的书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整理出文字、图片、思维导图、PPT,可能需要四五个小时,有的还需要提前练习发音和吐字。
毕竟不是专业主持人,没学过表演和播音,没有经常上台演讲的经验,这是线下读书会的成本。
而我们是微信线上的读书会。微信有自己的特点,有它的传播方式。
我们还是要充分运用微信平台,用公众号记录和分享,用聊天文字和语音来讨论,用群收款来收押金。不必要大家每周坐车到某个书店咖啡店,专门抽出2小时来读。但是我还是向往这样的方式的,只不过目前条件不允许。
我根据后续的建设,完善了读书会的运作方案。
不再采取投票的方式选出书,而是根据大家在群里聊天的趋势,选择一个礼拜的阅读主题,再从主题中精选一本书。这样的选择,即符合了大家的兴趣意愿,也尊重了大家的选择。
后面我又开了第二期,文学主题,大家选了《洛丽塔》《小径花园的分岔》《大清相国》这几本书。
第三期,明朝主题,大家选了《明朝那些事儿》《朱明王朝》《大明王朝》这几本书。
第四期,月精读的方式,用2个月时间读完,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经典需要细细品读。
第五期,一本书《李清照诗词集》,每人导读对全书的感想,然后每人自选2首词,深度解析。
后面的阅读和分享,成效显著,大家讨论的更加集中了,思维更加活跃了,不再疲于应付了。
可是,我还是不满意,离我心中的那个理想状态还是有差距。氛围和主题,还是不够。不够我心中的那个精品读书会,我还是想踢人,这时的读书会群里有27人,我结合岁末年初的时节,给大家提了个要求,每人拿出2019年的阅读计划书目,每人至少10本,这是个人的阅读书目,不与读书会的分享讨论同步,至少展示个人的读书计划,要求大家农历新年前,大家发出来,我整理。结果,等到最后一天,该发的人,都发了,18个人发了书单。我就踢了其他的9人。
剩下的书单,很美好,虽然大家的喜好不同,水平参差不齐,但这剩下的18人,更加像是在一个读书会了。
后面的时光,加油吧,理想国读书会,我们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