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民族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 那么, 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 “ 应时 、 取宜 、 守则 、 和 谐 ” 八个字 。

“ 应时 ” 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 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 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 。 夏代的历日制度 《 夏 小正 》 中, 已把天象 、 物候 、 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 起便于民间掌握 。 后来, 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人们

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 。 直到今天, 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 业生产活动的依据 。 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 、 物 候 、 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 动, 其时间性是很强的 。 因此, 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 的准则, “ 不违农时 ” 是世代农民心中的 “ 圣经 ” 。 “ 夫稼为之 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 ” ; “ 是故得时之稼兴, 失 时之稼约 ” (《 吕氏春秋 、 审时 》 ) 。 “ 凡耕之本, 在于趣时 ” ; “ 得时之和, 适地之宜 ” 。 应时, 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 视 。

“ 取宜 ” 取宜主要是对 “ 地 ” 来说的, 即适宜 、 适 合 。 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 、 因地 、 因物制宜, 把 “ 三宜 ” 看 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 。 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 地制宜, “ 取宜 ” 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 我们的祖先在农 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 “ 取宜 ” 的原则, 周祖农耕文化中的 “ 相地之宜 ” 和 “ 相其阴阳 ” 理念, 就是 “ 取宜 ” 的实践经验总 结, 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 用 。

“ 守则 ” 则, 即准则 、 规范 、 秩序, 它是人与自然长 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 。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基, 蕴含着 “ 以农为本 、 以和为贵 、 以德为荣 、 以礼为重 ” 等 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 。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 头, 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 、 崇尚和谐 、 顺应自然 、 因地制宜 、 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 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中华民 族绵延不绝 、 生生不息 、 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

“ 和谐 ” 农业是农业生物 、 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

农耕,生产力强,人口多,解放了更多人可以用来攀科技和手工艺,相比之下游牧科技落后,人口稀少。但是农耕地区养马是极不划算的,所以历朝历代即使靠马政增加了国有马匹数量,也会增加人民负担,而游牧是没有这方面担忧的,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不缺马匹的游牧势力对农耕势力来说是很大的威胁。游牧除此之外还有侵略时机动性强,更坚韧等优点。但游牧,农耕和渔猎并不是绝对的,从匈奴开始,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有耕作和打猎,还掳掠奴隶来打鱼,打猎的山林还给游牧民族提供必要的木料。

虽然相对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有很多劣势,但也有优势,华夏文明正是将自己的优势做到了极点,才能笑到最后。

农耕民族的优势:

1.稳定的获得粮食,导致单位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远远大于游牧民族的想象。所以农耕民族的人口基数巨大。(生存是人的本能,能稳定的生活,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这一点对所有人类都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文明史中游牧民族老是源源不断的转职成农耕民族)

2.稳定的生活必然带来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则能导致地缘优劣势的转变。不过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地缘优劣势的巨大改变得到了火器时代才发生。

这就是农耕民族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耕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