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隐喻

庄子说得道高人“用心若镜”,就是说让自己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不存主观成见,使万物各自彰显,从不争先而经常随顺别人。用《菜根谭》来表达就是: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穿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但把心修炼成镜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古代先贤各有各的办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王阳明的看法是:“纷杂的思虑没法强行禁绝,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心念刚刚闪现的时候去省察克制,等到天理充盈的时候,对一切事物都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使它们在心中纠缠不去”。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他俩的意思差不了太多,都是说我们只要做到“恨斗私字一闪念”,那些纷杂烦扰的念头也就自然不会产生了,然后就可以进入’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

不过慧能针锋相对,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认为人只要做到“念念无住”,让一切自然而然,对任何事都不存在主观上的“发力”,这样的话,就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超出因果链条之外,进而脱离苦海。

《心经》开篇也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说得是只有运用明镜一般的智慧才能勘破五蕴皆空。《金刚经》最是提纲挈领,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然后,就可以重拾爱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镜子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