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牛人进化营求学模块】+为什么你一直都在学习,却始终进步不大

李叫兽曾经说过:普通人和牛人的区别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获得了绝密的书单,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与众不同。

《有效学习》里也这么说过:我们学习一定要采取一种自我解释的技巧,读每句话、每段文字以后,都要停下来问自己:我刚才读的是什么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我以前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哪些呢?

首先是要养成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之前我是很反感碎片化学习的,因为时间太短,无法让我保持高效学习的状态。但现在我觉得要是能把碎片化时间用好,一天读一本书基本没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现在我基本上能够做到一天一本书了,我是这么做的:

1、早上半个小时浏览一下整本的基本框架,画出一张思维导图;
2、中午利用半个小时扫读一遍;
3、下午下班后去星巴克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我特别感兴趣的重点部分;
4、晚上睡前再用半个小时复习一下整本书的重点部分。

因为我是在培训机构工作的,平时的工作时间就很长,所以留给我的阅读时间基本上每天顶多两个小时,如果时间太长就会影响到我的工作。

这里可以推荐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王者速读法》,里面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应该成为书的主人,而不是仆人,所以在读书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等到有其他需求的时候再随时召唤。

把自己榨干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有过同样的感觉:就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感觉作者说的这些其实我们都知道呀,为什么他能出书而我不能呢?

现在我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都在写写写,已经有一整套自己的写作系统了,而我们却始终停留在观望的状态。很多时候也可能你不是真正的知道,而是别人写下来以后你才恍然大悟,或者你只是一直停留在学学学的状态,从来没有想过去分享。

学习是一整套程序,包括:输入——输出——类比——反思总结,缺一不可。否则就太浪费学习的资料和时间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主动去分享,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很快就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了,于是你就会逼迫着自己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

学的越多,其实我们脑海里收集的概念就会越多,知识就会在脑袋里盘根错节,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融会贯通,所谓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

把自己榨干,我们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让自己变得有好人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扮演的是一个无私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把自己榨干,每天我们就会对自己有更多的思考。

主动建立知识之间联系

举个例子:人的爬行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读完这句话可能只需要5秒钟,但是要把它理解甚至运用需要很多的时间。

首先我们得去了解脑神经学,知道什么是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其实就是人的本能反应,我们能感觉到冷热酸甜的那部分大脑。

接着你要问自己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够被这句话解释呢?

把100首歌放进口袋里;
台风口上,猪也会飞;
一石二鸟;
wifi会杀精……

正如那句话说的:真正导致人和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样的训练,显然是需要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

所以我现在学习的时候,都会主动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个知识对我来说有用吗?
2、它将怎样改变我的行为?
3、我会怎样去用它?

其实这就是主动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前去设想碰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案。就好像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已经有了肌肉记忆一样。

写在末尾

人生如此短暂,学习的时间却如此绵长?
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花费大笔的时间,在这之前,你必须有所取舍,首先要知道做什么对自己来说价值和意义是最大的。

比如:早上睡懒觉和早起读书那个价值对你更大?找到价值更大的事情去做。

现阶段对我来说读书价值比较大,于是我选择了每天读一本书,争取半年以后能够变现,就算暂时不行,那就一年后。

共勉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剽悍牛人进化营求学模块】+为什么你一直都在学习,却始终进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