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
这本书读完后,脑子里全是一些零碎的观点,有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很受触动很启发。
先说说我在读之前看到书名时对本书的理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中有很多看似“轻”的行为和事情,其实是人们承受不起的轻,当你选择了“避重就轻”后,生活往往会给你之前的重加码,反而适得其反。
生活中的“轻"就是“舒服区”,当你安全舒适的呆在舒服区,不愿出来,不愿承受一点重量时,其实你在无形中逐渐的给你的生活和心灵增加了重量。你回避了生活给你的历练和挑战,选择了“轻”,生活也会回馈你“轻如鸿毛”的人生。
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的每一份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签!” 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重,而在于轻。压倒人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人生是一个接一个的选择。
每天早上睁开眼,你可以选择继续懒床睡觉,也可以选择起床;上班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应付了事,省省力气,也可以选择全力以赴;上学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旷课玩游戏,也可以选择认真学习知识。选择权都在你手中,你选择什么样,生活就会反馈给你什么样。
这样想想,其实每个人的命运真的是三分之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三分之一呢?其实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第一部分:轻与重
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了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在这美好而忧郁的两天里,他的同情心(这一惹祸的心灵感应)在歇息。着同情心在睡大觉,就像一个矿工劳累了一个星期之后,在星期天好好睡上一觉,以便星期一有力气再下井去干活。
他不断的呵斥自己,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心投降,于是同情心乖乖听从,好像犯了罪似的低下了头。同情心清楚自己滥用了权力,但又暗暗地较劲儿。
第二部分:灵与肉
对自己的身体越是毫不关心,越容易遭到它的惩罚。
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那些画表面总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现实主义世界,而背后呢,就像是舞台背景的那块破布后面,人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某种神秘的或者抽象的东西。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在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第三部:不解之词
弗兰茨觉察到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母亲为了不给他造成伤害,轻描淡写,极有分寸的隐瞒了真相。那一天,在他们一起出门要去城里走走时,弗兰茨发现母亲穿的鞋不成对。他很不安,想提醒她,又怕伤了她。他同母亲在街上走了两个小时,双眼始终不能从她的脚上移开。从那时起,他开始懂得了什么是痛苦。
这是一种非刻意的美。它无需经过人的预先谋划,就像钟乳石溶洞一样自然天成。
面对与他共同生活的人,跟他所爱的人在一起,他却很软弱,弗兰茨的软弱叫善良。
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
第四部:灵与肉
一开始,特蕾莎总是避让,当她明白好心换不来好报,便死死抓紧伞柄,跟其他女人一样较劲。 在这段日子里,她曾为这些女人以坦克为背景拍了无数照片。她曾是多么钦佩她们啊!可她今天看到的,同样是这些女人,直冲冲的朝她撞来,气势汹汹,心怀恶意。她们高举的不再是旗帜,而是雨伞,但同样是那么骄傲。对外国军队,对不肯让道的雨伞,她们随时准备发起同样猛烈的攻击。
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她知道自己成了他的负担:她把事情看的太认真,把一切都搞成了悲剧,她无法明白肉体之爱的轻松和不把肉体之爱当回事带来的的乐趣。她真想学会轻松!她真想有人教会她别这么不合时宜了。
爱情诞生的时刻是这样的: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她从来没有在乡下住过。这是她道听途说形成的印象,或者是从树上看到的。或者是老祖宗记在她潜意识里的。然而,这种印象刻在她脑中,清晰,分明,宛若家庭影集中曾祖母的照片,或像一幅古老的版画。
河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在不断流淌,人间的故事就在河边发生。它们发生,第二天就被遗忘,而依旧在不停的流淌。
第五部:轻与重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的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他已经很清楚人们的心理,他们从别人的精神耻辱中得到无比的快乐,根本不愿意有什么解释来糟蹋这份快乐。
他惊讶地看着她,几乎有些羞愧:她经历某种美妙的东西,而他却没有和她一起经历。他们的记忆对那天夜里暴风雨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可从中看到爱与不爱的巨大区别。 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我已经说过,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就像是在火车站台上与一个陌生的美人交臂而过,还没来得及上前搭讪,她就上了开往伦敦的列车的卧铺车厢。
他感觉像是在火车站台上遇到了一个陌生的美人,她正要登上一辆快车的卧铺车厢,当他想要对她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那个美人伸出一个手指,放在嘴唇上,不让他说话。
沉默如同不幸一般横在他们中间,一分钟一分钟地在加重。
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
第六部:伟大的进军
如果打入地狱与享有特权是惟一且同一的,如果高贵和粗俗之间没有丝毫区分,如果上帝之子可以因粪便遭人指责,那么人类存在就会失去其整个维度,成为不能承受之轻。于是,斯大林之子扑向带电的铁钢丝,好像把自己的身体扔到天平上,被失去维度的世界的无限之轻所举起,可怜巴巴的向上飘去,
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参议员做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一个依据,那就是他自己的感觉。刚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没有人比政治家更深谙这点。只要附近有一架照相机,一见到孩子,他们就会跑过去把他抱在怀中,亲他的脸蛋儿。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
夜幕降临了,画室对面二十米处是幢白色的木房,一楼的窗子里亮着灯光。塞比娜看到夕阳中亮闪闪的那两扇窗子,不禁心生感动。
她说过,媚俗是自己一生的敌人,但是在她内心深处难道就不媚俗吗?她的媚俗,就是看到宁静,温馨,和谐的家,家中母亲慈祥温柔,父亲充满智慧。父亲去世后,她头脑中就发生了这一形象。由于她的生活经历与这一美丽的梦想相去甚远,于是对这一形象的魅力倍加敏感。每当在电视剧中,在感伤的影片中,看到薄情的少女紧紧的搂着遭遗弃的父亲,看到暮色苍茫中幸福人家的闪亮的窗户时,她不止一次地感到双眼被泪水打湿。
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经一个左的人早就为左的人的,并不是这种或那种理论,而是将任何一种理论都纳入伟大的进军这一媚俗之中的能力。
他很清楚这种请愿运动帮不了犯人,其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真的就能释放那些犯人,而是为了明白仍然有人无所畏惧。他所做的也近乎是在演戏,但他没有别的可能。在行动和演戏之间他别无选择。
四类目光类型: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那些不知疲倦地在组织鸡尾酒会和宴会的,就属此类。 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的情况与第一类同样危险。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眼睛,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特蕾莎和托纳斯应归属此类。 第四类,也是最少见的一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
但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表面以下,是一个对他而言完全陌生的世界。
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
她说这话并非出自恶意,其实她很善良,她这么说是为了安慰特蕾莎。
这群牛性情温和,从不耍坏,有时表现得快乐而幼稚,简直就像是那些假装是十四岁少女的五十开外的胖女人。
当马车的车轮嘎吱作响时,这并不意味着马车有什么痛苦,而没有上油的缘故。
最近这两年在乡下度过的幸福时光同过去一样,因为谎言而变得毫无价值。
卡列宁对肉体与灵魂的两重性一无所知,不知何为厌恶。所以,和卡列宁在一起时,特蕾莎感到非常快乐,安宁。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些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最糟糕的事情是,“要爱你的父母”!这千年古训迫使她不得不接受被霸占的事实,把这种侵占行为称之为爱!
眼神中流露出让人不能承受的,令人心悸的信任感。
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