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编写而成,主要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论及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当属“仁”。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说儒学即是仁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仁学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无论是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还是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仁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仁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仁的基本内涵,探寻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各家学说不断交替。虽然孔子离我们已经相隔千百年的历史,可是其思想仍在我们身边,仍被世人探讨遵循。这也说明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而其思想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则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小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处事原则,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智慧和安邦准则,指引着我们前进和发展。
一、仁的基本内涵
《论语》一书中还有很多章节提到了仁德问题。仁德是一个仁人所该拥有的德行,是一个人所要追求的品德。它不必特别高深,不是晦涩难懂,更不是难以实现,他应该是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激励和促进作用的一种品德。有仁德的人必定安于仁,而聪明的人可以利用仁。仁还是一种品行,一种内在道德,能爱己爱人,能始终践行。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孔子强调的爱人当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孝悌之爱和“泛爱众”。
仁的基础在于孝悌,而孝悌本身就是一种爱人的体现。古往今来我们都强调孝敬父母,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所在。作为子女我们理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父母所付出的是最艰辛的,但从没有一句怨言。而一个人懂得孝悌之爱也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一直践行则是向着仁靠近了。孔子十分看重孝悌,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到,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太长可否改为一年,而孔子则说宰我不仁。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怀抱,给父母守孝三年则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可以看出仁的内涵中必然有孝悌之爱。
孝悌之爱是小范围的爱,做到孝悌之爱并不是一件很难之事。我相信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每个人生来为善,而孝顺父母则是为善之首要所在。但是做到“泛爱众”的博爱就不是一件易事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十分讲求礼仪规范的,而孔子也十分笃信这一点,不过其提出“泛爱众”的观点是对宗法等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用仁爱来规范社会秩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泛爱众”,也就是博爱众人,那与前面提到的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矛盾吗?当然不矛盾。“泛爱众”是指我们要爱那些应该爱的人,并不是无所标准的爱所有人。在《论语》中提到“泛爱众”一章的完整叙述则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最终落到亲仁之上,而这里的仁应理解为“人”。亲仁即为亲近仁德之人,爱人理应如此。而仁者能做到真正的爱人和恶人,有一个仁恶的标准始终在心,而日常的言行举止都奉行这个标准。而将仁爱推及社会是孔子最希望看到的,在社会中倡导仁,在道德中施行仁,方能爱人爱众人。
二、仁的理论基础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这样说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足以说明孔子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其思想更是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我们在感叹之余更要去深入了解孔子,去探寻其思想中那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核心所在。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仁和仁学思想并不是孔子首创,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被人提及,至于在孔子之前仁的确切出处以及所代表的含义还尚无定论,各位学者更是莫衷一是。但孔子将仁的思想基础和内涵扩大言深,这是毫无疑问的。
《论语》是当今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书籍资料,而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九次,有五十八章都谈及仁。
有孔子自述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有弟子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孔子对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这足以得出孔子将仁的思想内涵丰富化,扩大化。仁的内涵丰富扩大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疑惑就是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找到答案。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后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我认为有若的这句话反映出孔子认为孝悌乃为仁之根本。孝是从心由内而发,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社会情感。古往今来孝悌一直是为仁之人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做人的根本所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亲人关系中,都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谨从孝道。而仁的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其内涵必定和人的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相关,而孝作为这种情感的代表,也就自然是仁的基础所在了。
孝悌乃人之德行,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在,因此也可以进一步把仁的基础阐述为修身,修养身心,涵养德行,符之以仁。要做到身心完美就要践行仁之基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要做到言行合礼自然是要靠自己来努力。实践仁德是由内转化,从心出发,绝非外人所启。倘若依赖别人则不是真正的克己复礼所在了。在实践仁德的同时也要加入反思,思礼之根本,省仁礼共通之处,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从而更加接近仁之根本。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孔子回答樊迟的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修身也是一种态度和品行,切不可放浪形骸,行为乖张,要忠心诚意,为人谦逊平实。不依赖别人实现仁的同时也要不阻碍别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谨从道德礼仪规范,久而久之则修身已矣,化仁于内了。
三、探寻仁的现实意义
在初步探寻孔子的仁学思想后,我们可以知道,仁是在变与不变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在《礼记·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将仁学思想的内核变的具体化,可以说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构成,现在我们仍然推崇仁的思想,也足以说明其在当代社会仍旧保存着合理的所在。如此重要的思想该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被当代的人们所接受并继续发扬,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都应该反思的事。下文将从仁学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治国理政三方面作用来探讨。
(一)仁学与人生价值
如同上面所提到的仁的基本内涵——仁德。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缺乏最自然最本真的道德,把最简单的行为准则都忘得一干二净。每个人内心中都渴望成为仁人,都想让自己的德行高尚。但仁人不只是两个字,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待人处事,面对生活最起码的核心和根本态度所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自然离不开人与人的相处。而人人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取决于每个人道德操守的好与坏的。就像钱理群教授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想追求自身利益从而满足一己之私。但是可否想过我们追求个人利益之时是否只关注了利而忽略了是否符合义之根本呢?这应该也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体现吧。
倘若是一个真正的仁人,是不会以物喜因己悲的。因为在仁人心中任何相同或是类似的事情都会有同一种或是十分相近的看法和标准,但这看法和标准并不是机械的,片面的对待所有事物,能做到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正是这种比较明确的个人思想,比较公平的处世原则,能被世人所接受的评判标准,才得以为仁守礼,守住仁德。
反观现在的人们,内心已经缺失这种仁德,这种为人的标准,从而使得自己陷入迷茫和麻木。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总是人云亦云地追求一些不符合仁德,不符合标准的事物。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冷淡化。其实我们人人都应该努力追求一种仁德,这种仁德既符合社会标准,又切合自我实际。
另一方面,仁的人生价值不应该只停留在自身的想法上,还要真实地还原到生活中。我们不只是简单地追求仁,不只是要把它内化于心,更要外显于身。就像孔子所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离仁并不遥远,但也绝不是触手可及,只有我们去追求,去不断探索,才能近于仁。
并不能说仁人的人生一定有价值,反之则无。人生价值和仁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实现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实现了仁的人生一定是到达某一高度而他人只能望其项背的。不能说人生价值完全等同于仁。身处当代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孜孜不倦地追取仁,都要合乎情理地实现仁。身边的小事中就蕴含着仁,就看我们自己懂得如何去发现去践行了。
(二)仁的社会价值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将“仁”解释为:“亲也,从人二。”清段玉裁认为“仁”表示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因此“仁”字从“人二”。不难看出仁所讲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体现一种社会价值。孔子创立仁学思想,不仅是为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对社会上礼崩乐坏,民生凋敝的情况所做的疾呼倡导。为的是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可以说孔子是真正的圣人,始终心怀国家,牵念百姓。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孔子仁学的思想仍旧十分重要。现在的社会思潮涌动,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接不暇。甚至有好多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也掺杂其中。可是,就是因为思想过于繁多,而每种思想又良莠不齐,难免有鱼龙混杂之辈这就要求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样的思想是应该接受的,什么样的该坚决摒弃。并没有惟中国论,也不是崇洋媚外,只是找到适应大众的,适合中国的。因为仁学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其中难免会有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过其为什么历经这么多年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固然有其合理的地方存在着。
仁学所强调的人格的完善,道德的发展,这其实是一种理性的表现。而当今社会大多是感性使然。人们都在追求一些功利化的事物,一定要得到回报,做这件事我能得到什么好处,甚至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违背仁的标准,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很现实也很悲哀的问题。
如果我们都尝试着追求仁德,都愿意真正的摒弃一些陋习,同时我们还要把儒学传承下去,不断丰富仁学思想,以至于其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更能满足我们的精神追求。其实我们所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无非就是合乎礼制,符合标准,关键是能否真正做到并始终坚持下去。而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应该只做经济的巨人,我们更应该做政治思想的巨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一个集中的核心的价值观,有一套符合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精神追求的标准,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是真的强大。否则只是外强中干,没有一个支柱来支撑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一个发达的,领先的,进步的,文明的社会势必是思想强大,对我们的社会来说,积极倡导人人追求仁德,合乎礼仪的复兴仁学是亟待解决的事。
(三)仁的治国理政价值
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主张推行“德治”和“礼治”,其在根本上是反专制的,对抑制专制独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孔子的仁学思想并没有有效地阻止专制独裁的膨胀,那是不是我们今天探讨仁学就没有价值了呢?非也。一种思想的价值一定要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
在当代中国我们倡导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追求平等,公正,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而在孔子仁学思想中恰恰也蕴含着简单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而孔子所构想的“大同社会”与现代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某些地方是相契合的。在今天“大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现实,这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追求完全的“大同社会”。
同时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思想势必有其核心价值所在,而仁学思想与现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我们今天呼吁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那仁便最应该复兴。把仁的内核变成今天人们的共同追求,变成一种国家共识的思想。
仁学中还包含着礼,讲的是人与人交往中要讲求礼,合乎礼。而国与国的外交上也应该合乎礼。讲求礼是一种平等的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外交内涵。以礼相待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所应该推崇的。不过合乎礼不是一味地谦让,退让和忍耐,是应该建立在基本原则上的礼制。
四、结束语
仁学思想历经千年仍旧在传承和创新,其基本价值内核在当代中国甚至当今世界仍具有合理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追求的一种仁学思想体系,其价值内核仍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最终所追求的都是让仁学继续发扬,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践行,让社会思想更加丰富,让国家崛起更加有力量。
我希望这种关于仁学的探讨一直持续下去,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下脱颖而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