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标说起……


       儿时最初的记忆始于从马标,那时我3岁。3岁之前的事情脑海中毫无印象。3岁以后的许多事情却留下了永久的痕迹。

       我的父母都是离家出走参军的,后来一起来到南京成家。母亲怀我临产前到外婆家生下我,1个月之后就把我留在外婆家回南京了。3岁时母亲又把我带回了南京。同来的还有外婆,可是外婆不能长期呆在南京。据说临别前外婆为我哭得很伤心,夜里惊动了隔壁邻居。那时就住在马标18号平房内。房子不成套,大家共用一个走廊。人们就在走廊摆蜂窝煤炉烧饭煮菜。一次经过别人家门口,看见煮牛奶,雪白的牛奶正在锅里翻滚着。家门口还放了一个兔子笼,里面养了2只白兔,是母亲去乡下劳动时买回来养的。据父母回忆,那2只兔子后来有天夜里被黄鼠狼叼走了。

        在住马标期间有二件事印象最深。一件事是记得小时候不知犯了什么错误被父亲打了,哭得好伤心,很期待母亲来安慰我。可是母亲也坚决站在父亲一边,对我的哭泣纹丝不动,也时不时地打我几下,对我进行训斥,父母边打我还边在吃饭。这就是我从小挨打的初次记忆。另一件事是我被送去马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我好孤独,可能是我不会说普通话的缘故吧,所以没人愿意和我在一起。一次在一棵小树下看见一只知了很高兴,可惜抓到手后却大失所望,因为是一只母知了,不仅不会叫,而且已经奄奄一息了。据父母回忆,那时我极不情愿上幼儿园,每次都要大哭一场,被送去后还会自己偷跑回家。

       父母在马标18号平房居住期间,父亲的同事李希文夫妇有一次去大礼堂看电影,把儿子留在了家里,结果这个男孩十分生气,声称要把大礼堂炸掉,父母亲问他拿什么去炸,他竟然回答:“原子弹!”父母至今回忆此事都会哈哈大笑。据父亲回忆,马标18号平房最早是军院的门诊部。

        后来,我上了北京路幼儿园全托,我家也从马标搬到了解放路四号的大院。全托的北京路幼儿园二周才回家一次,以后改为每周回家一次。每次都是周六中午就回来,周一上午父亲用自行车送到马标,把我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带我们这帮孩子乘坐大客车去北京路幼儿园。

        从军院正门进入马标,院内右侧就是马标幼儿园,再往前还有一个门诊部。小时候生病就到门诊部来打针吃药,一切费用全免。门诊部进正门后右侧是病历室,左边是药房。看病前只要到病历室把自己的病历拿出来,再到相关科室去看就可以了。看完病后再把病历交回去保管,所以看病方便极了。小时候牙齿特别不好,小学二年级后,我一般都自己去门诊部看牙科。牙科有个周医生,会说英语,因为门诊部有时有在军院学习的黑人来看牙科。周医生就用英语和黑人朋友交流。

       在马标还看过一场电影,放映的是故事片《小兵张嘎》。军院放露天电影一般在体北广场放。不知道那次为什么在马标放了。

      上南京市宇花小学后, 我的同班同学有些住在马标。放学排队回家时,经过炮标后,住马标的同学过马路一直往前进入马标,住解放路的要左拐出军院大门,过马路再左拐进入解放路4号大院才能散队。

        关于“马标”这个名称,我现在才知道它的由来:马标就是清代南京的骑兵团的驻扎营地。马标是清兵进入南京后,把明故宫和部分明皇城地域圈为“八旗兵驻防城”,作为军事要地,不许百姓出入。到辛亥革命时,历经战火的驻防城已不存在,只在其北部留有“马标”的地名,“标”,是清代军事编制的一个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团” 。

       离开南京军事学院,我们一家人也是在马标乘车离开的。那是1969年底一个寒冷冬季的早晨,天才蒙蒙亮,父亲的几位要好同事还来送别,其中我记得有门诊部的外科军医江医生,他是父亲的老乡。

       马标,不仅是我在南京生活的起点站,也成为我在南京军事学院生活结束的终点站,更是我人生旅程改变的中转站,我和我一家人的生活轨迹从此被改写了。

马标记忆图(图中东门与食堂2之间应该就是18号平房)

本地图来自:http://www.wditu.com/

完稿于2010-10-26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马标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