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后感一

赞美的力量一

      《马文•克林斯的教育之道》这本书是由马文克里斯和西维亚•塔玛金。西维娅•塔玛金时任美国《时代周刊》中西部分社的特约记者,跟踪报道教育,对马文•柯林斯进行采访与报道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带着“她是如何上课的,以及为什么她的方法奏效的问题”观察马文•科林斯的教学,跟进学生的进步和家长心理学家和其他教育者交谈,最后与马文•柯林斯一同写就这本书。

    马文•柯林斯,这位20世纪30年代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它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更是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及无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马文曾的一所公立小学担任教师多年,后来创办西区预备学校。她的故事和学校后来被《芝加哥太阳时报》、《时代周刊》、《人物》以及哥伦比亚波公司、美国广播广播公司等全国媒体报导与宣传,媒体都称它为“奇迹的创造者”。他的事迹被拍成传记电影《马文•克林斯的故事》。

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更多的

是马文柯•林斯对学生的热爱,她的循循善诱,她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当连续两两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和老布什都请他做他们的教育部长,她都予以拒绝,她说:“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马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如西维亚、塔玛金所说“他倾情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燃烧自己,对他了解越多,我越加清楚的认识到他的生活完全沉浸的教书育人之中,别无所求,他的喜怒哀乐都来自于他的孩子们,奇怪的是,这样一种特质出现的父母身上人民能够接受,但如果出现的一位老师神汤,人们就很难理解了,在许多人看来,马文的为人好的让人难以置信。”

      马文的方法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感觉就像母爱洋溢于其中,他一直在教室里走动,拍拍学生的头,触碰学生的肩膀,拥抱和赞扬学生。在教室里有三十几名学生,然而似乎没有一名学生被遗忘在人群之中。在课堂上,马文设法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它不仅仅在教书,还在育人,她和学生之间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联系。

      在马文•珂林斯身上,我看到了赞美的力量。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很疑惑,为什么对于马文这样没有上专业的教育师范学院,却能够成为教育家。后来我找到了答案,就像马文自己所说:“对于教育理论,我一窍不通,而我常常觉得一无所知,其实是件好事,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没有被规则束缚,我只能因材施教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诉说,发现他们的需求,我并没有试着搞清楚他们适合哪种哪些学习模式,或者教育模式,我只不过跟着感觉走,只要感觉是对的,就照做,我总是在思考学生时代的我是如何学习的,进而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带进教室,我记得什么是我厌倦的,什么是我感兴趣的?什么样的老师是我喜欢的,什么样的老师是我不喜欢的,然后把这些经验应用在我的教学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