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知识付费的“新坑”。铺点干货,其余都是推销+广告

在法律上,我们看一份合同所属的类型,通常不会看抬头的标题,而是通看全文后根据条款来定义,因为太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发生。事实上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今的峰会,这项新的“知识付费”变现方案,可能就是新坑之一。


一则亲身体验,从内容来看,基本可以将此“峰会”解释为:一场少量干货+大量推广产品+产品发布会+广告的结合,而干货大多也是谈谈其自身的经营历程而已,定义为各家产品宣讲会,或许更适当一些,当然也“拿”不到如此多的门票钱。


为了不像打广告,我放了张保安的图


1.先期营销,还是可圈可点的

因为使用了新媒体管家的插件,所以从一个月前就开始频繁在PC端收到广告推送,有点恼火,又没找到哪里可以关掉,比较影响心情。但还好push并不算横屏,否则很伤害用户。

不过对这种会议的确不感冒,参加过几次其他类型的,有坑也有干货,但对比起来依旧是坑居多。

直到十月下旬,才有时间点开仔细看了下会议进程,也看到邀请到的个别人有点意思,价格嘛也不算贵,写的团购价大概300左右,很贴心的还开了团购群,心想着加群大家凑个团购价,说不定还能互动加几个同行交流,于是加进去瞧瞧。

团购群的流程也挺有意思,先加群后发布需求,之后满足了人数会单独拉群购买,包括微信转账,也会先出票后才领取转账(红包),这一点做的比较到位,缓解了部分人的后顾之忧,也是前期建立信任的开始。

从咨询上看来还是比较乱的,票价还有优惠码,优惠之后竟然比最先买的人还要便宜。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价格歧视吧,不过走着节约是美德的路子,还是很没骨气的选择了团购。

开发票还需要填写一个问卷,美名其曰是统计开票用户情况,明显的收集参会用户信息呗,忍了。但在后期又需要填写一个问卷,然后开专票还需要再加一个工作人员好友去私聊……又说会议后找工作人员领,结果会后说是网上找……

我说这也弄的太麻烦了吧,在这里猜测可能是拉腾讯问卷的赞助,有一个用户数量的指标?不过腾讯问卷也忒小气,赞助礼品竟然是一个便签纸……无力吐槽。

总体来说:从先期的推送较精准用户,到建群咨询(团购),再到付款流程,还是可圈可点的。但从整体来说,开发票走了三道流程(不包括可能还有的步骤)真的很麻烦,既然是企业新媒体大会,开发票应该是很多人会考虑的,流程就不能简单点吗?建群也很多,最起码就拉了三个群,咨询群、团购群还有个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群。


2. 背景口碑调研,有点坑

关于这个新媒体管家,其实之前也有使用,他们的APP说方便编辑图文,实际上没法排版,后来由于登陆账号经常掉线,APP我就卸载了。虽然有使用他们家的产品,但因为其产品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平台。所以其举办的“峰会”含金量高不高尚不清楚。

去网上搜了搜相关新闻,结果发现叫新媒体峰会一类的会议还挺多,而且这家公司之前在上海貌似就开过一次这样的会了,不过新闻动态、包括互动都很少。

一种坑的感觉油然而生。但为了学(zhuang)习(bi),最终还是去了。

在这点上实际上做的不到位,不知道是否团队没有专职PR,但一个所谓的“峰会”竟然这样的没人气……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一场号称“千人线下同场的峰会”连基础的口碑传播都没有,那就别起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吧。


3. 会议签到+领取伴手礼,不贴心也有点糟

嗯……参会场所定在西乡,而且距离最近的地铁站也有接近4KM的地方。12:30分-13:30分签到,签到几人同时购票得同时到场……

对于时间点……刚好是午餐时间,作为这种“互联网化”的会议,做做提醒周遭有啥吃的也好啊,当然这点只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没做到也不算重要。

其次我就纳闷了,既然有散团这种做法,为何要求几人票必须同时到才能检票入场?如果是帮朋友一起买的,有人先到不能入场,还必须得等后来的人才能签到,很不能理解。

伴手礼大家都不一样,同行四个人,有人是百雀羚套装,有人是一盒套加个杯子,之前在伴手礼上貌似是没写清,很多人都以为物品人人均有,这一点也易让人产生误解。


4. 会议流程,干货+闲聊+推销

峰会,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的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决。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才被称峰会。

而百度对于峰会的定义是:“峰会”的目标就应当是对大事要有一些讨论,要有发布一些观点,要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逐步树立其论调在舆论上的权威性和引导性。


内容:

几个貌似“大咖”上来吹嘘下自己的经历,谈了谈自己的产品怎么收费,怎么使用,这些我都忍了。

会议主办方的那句“为新媒体人节约了2个小时”还算不错,但是现场演示产品如何使用……还有小程序,教你如何一键生成图文……你们不知道直接录制个视频,然后发个二维码在上面让大家扫了之后看吗?在“峰会”上演示产品如何基础操作……请注意这是峰会,真的无力吐槽。


细节:

嘉宾名字打错。会议主办方还把演讲嘉宾名字打错……这个错误有点大……而且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注意到,有位演讲嘉宾没来,所以临时进行了更替……

视觉体验差。用左边应该是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产品吧,但是错误率应该还是在10%以上,极为影响感受……而且版面占据也存在问题,经常遮挡住右边一部分PPT的画面。而且会场这么大,PPT底部的文字、图片统统看不到,视觉体验……很差。

音效差。音响设备难道是没调试好吗?声音忽大忽小还能理解,但前后延迟那么严重,我们坐在会场中后部分的人完全是折磨,听很多话都听不清(由于声音有延迟,音响前后发声不一致),想看字幕识别率又有问题,可能谁说的稍微快点都无法听清,很恼火。

加群。说有助理来扫码加群,最后也没见着助理人在哪。

抽奖环节更无力吐槽。随机报号码,还要台下的观众来大声喊号增加中奖几率……好歹是个互联网行业(新媒体)的“峰会”吧,设计一个简单的抽奖H5也好,摇号也好啊,现场互动搞的这么low。都不提第一次准备搞抽奖的时候,CEO人不见了……于是拖到最后,会场走了差不多50%的人,才开始搞抽奖……不过对于坚持到底的人也是个好事,中奖概率又提高了,是不?

任钊打成了仁钊


5. 后续

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个吐槽,结果官方人员答复的话让我们惊讶。

对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的核心用户,她们拿开发票的事情来威胁;

对某小程序至少一个月前就上线的情况不了解,还一个劲强调当天上线的,说之前根本不存在此款产品。直到被我朋友截图的证据打脸,最后才承认事实;

致歉放在最后,没诚意。而且只会说“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团队”,这句话不是推卸责任的万金油。

我们都是运营从业者,通常我们都会收集用户的意见来进行迭代,而朋友在“好心”指出缺点后,反而遭到的是“威胁”与“否认错误”。

我想说,小米当初上线的时候,可是每个用户提的意见都有专人回复;知乎当初邀请制,也是会定期与用户之间产生互动。

或许你们的平台大了,融资几千万,可以开“峰会”了,就开始趾高气扬。那就请不要以“年轻的团队”来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


6. 当然,这场会议除了吐槽,个人觉得也有一些不错的点:

Spenser。在知乎上很多人喷他,说翻来覆去的就同样的观点。但他那句“重内容,周期在变,好内容不变;轻内容、轻表达”做出的解释,还是匹配“峰会”这个主题的。发布一些观点,引导一些方向不明确的新人寻找方向。

暴走漫画。接近300个人的团队中近200的编辑,以保证创意不会枯竭,而且细分到位,不停刷热点找热点,这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包括他们打造的核心IP,都依旧担任编剧,其中提到最重要的一点:演员不够了解行业的情况下,演不出编剧那种感觉。

办公室小野。最初开始如此简陋并非策划,而是因为没钱……手机拍,自己剪,就两个人的团队,没预算。也是说明,在互联网行业其实不用太过于纠结设备的好坏,人人都是IP,典型的快手用户、抖音用户便是例子,这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最大的差别。

某A开头的设计软件。结合AI,力图替代基层设计师的工作,为企业节约成本。看来在AI开始逐步升级迭代的今天,即使是设计师,基础的人群也要面临失业的困扰了。(当然资深的不会)

iH5。其实与我们通常使用的H5有所不同,并非翻页PPT式的制作平台,不过放在一般企业中效用不大,而且过于复杂,不过对于没有技能掌握的个人创业者其实比较适用。不过,放在这样定位“小白”的大会上宣讲自己的产品其实不太合适,毕竟企业要培养一个这样的人,有点难。

整体来说,来讲座的大约可以分五类:

· 介绍平台/品牌/IP策划的相关经历、经验,干货类。

· 介绍如今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差别,所带来的结果是:有成果不是一定得专业。干货类。

· 介绍自家产品/品牌,而且产品发展是符合某些预测的趋势和方向。聊天类。

· 单纯谈成绩,以及在晚上看到各类报道整理来的预测、风口。聊天类。

· 打广告,但也稍稍有些作用。


总结:对新媒体从业者/小白、自媒体人还是有些用处,方向对口的迷茫期从业者,也有些指导作用但不太多,但对于做了一些体量、有了自己想法的人,作用不大。

比如坐在我前面的人,两个人从上海飞过来参会,路费都比票价贵,自称自媒体200万粉。按照她们的说法:台上有些人都没他们做的好。不知道陆续走的那些人是否同样对会议感到失望。


如果重心是产品发布会(开场前一直放着产品发布的图),那么麻烦不要叫峰会。基础不够扎实就宣称“峰会”,有些笑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峰会,知识付费的“新坑”。铺点干货,其余都是推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