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感知

图片发自App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初读围城,景物描写真的很让我心动,仿佛画面就在眼前,一字一句都有精湛推敲的痕迹。例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仅仅是开头的一小段描写,而文章后面的其它描写更为精湛,似有一种活化景物的感觉。

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我对方鸿渐和赵辛楣的看法,很片面,主观臆断的情节很多。(文章链接:简述《围城》中个人对赵辛楣,方鸿渐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谈谈对整本书的感觉。

整本书脉络清晰,主要以主人公方鸿渐的视角去观察人和物,侧重于细节描写,还有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我自认为典型的一段便是第三章中苏文纨邀请方鸿渐、赵辛楣、唐晓芙等人与刚回国的沈太太喝茶这一节,深刻的刻画出沈太太的形象。"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嘴里,把暗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谋杀案的线索,说话常有‘Tiens!’‘O la,la’那些法文慨叹,把身躯扭摆出媚态柔姿。",这段文字看得我们这些读者都心生共鸣,沈太太的大眼袋,红嘴唇,崎岖的黄牙仿佛此刻就在眼前一般,跃然纸上。当然这段文字也是从方鸿渐的角度描写的,更是为了体现出方鸿渐对沈太太的厌恶感。还有一个关于方鸿渐的有趣的现象,似乎在文中只要是浓妆艳抹的女人,都免不了方鸿渐的一番肺腑。

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下,方鸿渐在学业上大致就是许多留学生的一个小小缩影,并非所有人都有所学,“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延伸到现在,就现代大学而言也少不了不学无术之人,他也算是这类人的缩影。所以杨绛女士在后续中也提及很多人都可以到方鸿渐身上看到缩影。

这也只是学业上,比如为人处事方面,方鸿渐也很好面子,易急躁,并且他的真才实学真的不多,从一开始海龟回国吕校长请他上台演讲他的一番言论,到后面与张先生女儿相亲,再到后面三闾大学教书都可以看出来。

相比方鸿渐,从敌对他到成为好友的赵辛楣为人处世更加成熟。多方帮助方鸿渐,从三闾大学做副教授,再到报社任职,这些都是在辛楣的帮助下找到的工作。

钱钟书先生在序言中说过“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正如读完围城后我的感受一样,方鸿渐的一些做法,一些不足之处让我心生鄙夷,好似看到自己的一些毛病一样,心生厌恶。又如李梅亭、高松年、韩学俞这群高级知识分子。李梅亭在高松年失言文学系主任之位后以其他学校相争自己去任教为条件,让高松年把自己携带的“私货”买走。高松年也是个挑软柿子捏的主儿,在权衡利弊之后把自己允诺的事情全给改了。而韩学俞顶着洋老婆,拿着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招摇撞骗,却没有人发现,或者也可以说都是真糊涂了。

《围城》的时间背景一直很明朗,看完整本书内心还是很五味杂陈,正值国难时期,社会的诟病一览无余,大发国难财的知识分子,云云尔尔。

回归整本书的题目“围城”,再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好像有那么一点了解围城的含义了,但又有些不明白。还是以方鸿渐为例,爱情事业好似都不顺利,像是自己把自己围进一个圈子里,想挣脱却又不能,万般无奈。



总结:

对整本书的理解还很不到位,还要仔细钻研。感叹钱钟书先生的文学素养深厚,也被他的文字吸引。文章后序是杨绛女士写的,语言平淡朴实,但是却很又让人读下去的欲望,一直都很羡慕这对夫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围城》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