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疑与鉴赏

                                     

                辨疑与鉴赏

                              ——  阅读札记

                          马润涛

                                一

          读贾平凹先生主编的《美文》,笔者发现崔济哲先生撰写的《不敢忘记》一文,有一段引文与史实不符,文中把王铭章师长在滕县保卫战中牺牲,当成在曹县牺牲,而且是用最后一粒子弹精忠报国。读到这里,作为一个滕州人我当时就认定,一定是崔先生搞错了。同时,笔者还认定,本文作者一定不熟悉那段历史。于是,我遂即到书橱找出李广星兄著的《滕州史话》翻看,果然是他搞错了。特摘抄如下,以正视听。文中是这样描述王铭章师长牺牲过程的:“王师长一行刚到西关电厂附近,不幸被西城门楼上的日兵发现,一阵密集的扫射,王铭章师长和他的参谋长赵渭宪、副官长罗甲辛、少校参谋谢大壎、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慕陶以及随从十余人,同时为囯捐躯。”笔者虽不知道作者是从何处引来的资料,但却认为这样的错误实在不敢发生。因为,滕县保卫战已经被载入史册,且中外闻名。笔者以为,关于写史的文章,引文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弄清楚史实,否则,将误导读者,以致以讹传讹。

                                  二

            有两天没读杂志,从书橱里找出《杨绛作品集》。杨绛先生的作品笔者虽之前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但也属于零零星星之类,从没系统读过,这次集中阅读杨先生的作品还尚属首次。笔者读杨先生的作品,尤其喜欢杨先生的散文,这也可能是自己的偏好吧,总觉着她的散文感情细腻,非常有韵味,非常耐读,一经捧起就让人放不下。杨先生不愧为大家,更不愧为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如她的“干校六记”,虽写的都是生活和劳动锻炼中的点滴小事,但读过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尔后笔者又读了“将饮茶”和“杂忆与杂写”,便进一步被她那恬淡、秀美、灵动的文字所感染,好像自己也亲临其境。杨先生写散文,虽身为女性,但却看不到一点小女子的情调,而是让你感到她的作品的纯真和清心。读过一篇作品之后,就像刚饮过一杯香茗,让你感到余香绵绵、余味无穷。总之,我喜欢她的作品,后来接着又读了她的《我们仨》,而且还写了一篇读后感《爱是可以写岀来的》。

            次日,我又读了杨绛先生的《车过古战场》。该篇文章为追忆她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而作,文中写到“车入山东境,车站迫近泰山”,钱穆先生曾对杨绛讲起“临城大劫案的经过”,又指点她看“抱犊山”,并告诉她“附近居民把小牛犊抱上山岗,小牛就在山上吃草”,“我忘了小牛怎么下岗,大约等到长成大牛自己下山”。读到这里笔者不尽哑然失笑,心想,钱穆先生一定是弄错了,也可能是他压根儿就不熟悉抱犊崮的地理位置,不然怎么会把泰山与抱犊崮扯上了关系?还有,在泰安火车站又怎能望得见抱犊崮呢?

还有,抱犊崮为沂蒙山区七十二崮之首,海拔高度为580米,怎么会是一个“山岗”了呢?其实,枣庄市山亭区的人或者读过《抱犊春秋》一书的人都知道,抱犊崮“矗立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崮峰突兀,为鲁南笫一峰。它位于费县、苍山县、山亭区三地交界处,为山亭区所辖,距枣庄市市中区有20公里。”不过倒是有两点钱先生没有讲错,就是发生在1923年5月6日凌晨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以孙美瑶为首的土匪为摆脱被官兵围剿的困境,在津浦线临城南,拦截了由浦口开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别快车,劫持了英、法、美、意、葡、墨西哥等国27个外国人,其中有美国前总统罗斯夫的女儿。之后将他们押上了抱犊崮,这才把抱犊崮与临城大劫案联系在一起。再就是钱先生所讲的抱小牛上山的故事应该没错,只是小牛养大它自己是不可能下山的。我之所以讲上面的例子,是想说名人也是人,即使知识再渊博的名人抑或是大学问家,他也有知识的盲点。因此,在研究学问时,我们切不可唯名唯是,凡是名人或大学问家,说什么都深信不疑。而是要敢于质疑,坚持去伪存真。

                                        三

            阅读阎琦序文—《刘炜评和他的散文》,颇有心得。笔者从事散文写作三十多年,虽也时而有点亮色,但终未掌握其写作要旨,及至当下越写越眼高手低。读了阎文,笔者似有所悟,认为写散文实在离不了“才、学、识”,也就是“情、理、趣”。正像汪曾祺先生对散文写作的要求:“有点见识,有点感慨,有点情致,有点幽默感”。个人想,这也是自己散文写作所应努力的方向。

                                            四

      读过《白居易的心灵养生观》,自己仔细琢磨,白氏的见解可谓独到:“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在他眼里,能充饥即是美食,可容膝便为安居。尤其是他对“气”的理解,更让我茅塞顿开:“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还有,他对生死也特别达观,从不悲天悯人。他在《揽镜喜老》一诗中写道:“今朝搅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谁人知。”白氏心灵养生,真是绝了。

                           

 

                                      五

            一日读《说典》,笔者对陈眉公的“三人”颇感有趣,想不到古人竟有如此胸襟。他说:“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世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他比喻的可谓恰切,把做人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

                                      六

            闲来无事,遂以阅读为乐。闲翻《新周报》,读到一篇小文《中国的筷子》,觉得甚为有趣,特录几首古人的咏筷诗与读者诸君分享。

                    咏箸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

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竹箸

殷勤问竹箸,甘乐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

雪压霜欺气质刚,我俩相爱配成双;

不论日子穷与富,酸甜苦辣共品尝。

你可能感兴趣的:(辨疑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