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华作品片段所感

   

图片发自App

      儿子所练习的阅读理解题中,竟有两篇是余华作品节选。余华的小说,是真的好,但太沉重。

      我第一次知道余华是因为电影《活着》,这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在国外获了大奖,却不曾在国内公映。我看的光碟,实在太沉重。电影给了福贵相对温情一点的洁局,与家珍相依为命。而书里的结局是与垂垂老矣的福贵相依为命的是一头行将就木的老牛,福贵唤它为家珍。福贵身边的亲人是这样子离世的:

福贵的父亲——龙二讨要房契时被气死

福贵的母亲——生病

福贵的妻子——软骨病去世

福贵的女儿——哑巴,生产时大出血死亡

福贵的女婿——被水泥板夹死

福贵的外孙——吃豆子撑死

福贵的儿子——被派去救县长夫人抽干血而死。

      独自活着的福贵在集市上看到那头老得几乎动不了的牛,难免惺惺相惜,于是买了下来。

    泪点低的人不要看。

      儿子的阅读内容便是福贵与老牛在一起交流的片段。小孩子很难懂得文字下蕴藏的感觉,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许三观卖血记》先看了书,再看韩国人河正宇导演的电影。或者因国情不同,或者角度不同,在电影《许三观卖血记》里竟看出了轻松,实在有点冷血。

      另一篇阅读文节选自《兄弟》,宋凡平被迫害致死,乡下的老父亲、妻子李兰、儿子宋刚、继子李大头护送宋凡平的棺椁回乡下安葬。一路上,老老小小都把悲伤压在心里,出了城,到了乡野,在妈妈李兰的悲号下,两个孩子才放声大哭。小说的时代性很强,余华的叙述并无太多渲染,然而那些强忍着的伤痛从文字中跳将出来,被读者的眼泪洇开,感同身受,悲伤无处遁形。特别是宋凡平因身材高大,棺椁太小,不得不折断腿骨才得以放入,看到此处,简直泪如泉涌。

    该片段阅读理解的问题之一是问李兰是什么样的人?从那些片段,怎能完整地看出她是什么样的人?

。  太难了!

。  家里有好几本余华的书,放在书柜的最高层,暂时不想让儿子读,包括以孩子的视角写的《在细雨中喊叫》也不可以,太压抑了。

。  但余华的书是真的好,没有王小波的俏皮,也没有王朔的痞气,是值得品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余华作品片段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