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很多书迷喜欢自有值得喜欢的理由,但这部名著真的想要读下去,其实没那么简单。
这是一本关于拉丁美洲的浓缩史,粗线条的叙事风格、长短镜头的切换,往往在十几页之间描述几代人的恩怨情仇。你还没弄清楚刚刚发生什么,家族兴衰的浪潮就翻了几个跟头,刚刚还人丁兴旺的家族,一批接一批的后来者早已新添了坟头。
尤其当你读到最后,时间洗刷一切痕迹,惨淡的村庄,坍圮的院墙,往日的繁盛被人遗忘,就连这段历史是否存在过都会打上凝重的问号。当深深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之时,你会怀疑所谓历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对于想认真阅读此书的人来说,一定要找一大段空闲时间,买一本纸质书(因为人名重复,电子书回翻不便)。首先从网上搞一张人物关系谱图,边读边将人物出场的次序划出来,找到他(她)在家族中的位置。记住某个主要人物首次出场的位置特别重要,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
记住,马尔克斯的文字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带着你忽上忽下,似远即近。一大段历史将在你的面前徐徐展开,离奇的情节讲述的却是现实,粗线条的叙事风格仿佛一气呵成,每个人物的情绪、性格、破灭的梦想、挣扎的命运都被揉进了叙述中,阅读的画面感扑簌而来,让你有一种不断想读下去的冲动(这跟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完全是两种叙事方式)。
你会像故事里面的人物一样,一会儿被吉普赛人新奇的事物吸引,一会儿被孤寂心灵中滋生的情欲冲昏头脑(由于家族封闭,每一代人都会出现乱伦),一会儿为了荣誉忙于发动事后证明毫无意义的战争,一会儿看淡人世间的一切,把自己封闭起来执着于制作小金鱼,随即又销毁。
最后,每个人似乎都绝望地发现,持续了将近一百年历史的布恩迪亚家族,一切仿佛都在原地打转。
读者可以通过下面这段话(p355),从整体上把握书中的主要人物一辈子都在做什么:
“乌尔苏拉为了使血脉流传与造化法则抗争,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探索伟大发明的神奇原理,费尔南达忙于祈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战争的幻想和打制小金鱼的辛劳中日渐木然,奥雷里亚诺第二在狂乱的欢宴中深感孤独苦苦挣扎。”
乌尔苏拉(祖母,相当于一个家族的家长)为了操持整个家族,忙碌一生。然而,在她晚年失明后,在无法穿透的孤独中,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能够觉察到家中任何不起眼的小事,也第一次看清了过去因忙碌而忽略的真相。
其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整个家族的灵魂人物,他的很多行为不能被人理解,但最后乌尔苏拉意识到: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并非像她想的那样,由于战争的摧残而丧失对家人的情感,实际上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包括妻子雷梅黛丝和一夜风流后随即从他生命中消失的无数女人,更不必提他的儿子们。她猜到他并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样为这某种理想发动那些战争,也并非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因为疲倦而放弃了近在眼前的胜利,实际上他成功和失败都因为同一个原因,即纯粹的、罪恶的自大。她最终得出结论,自己不惜为他付出生命的这个儿子,不过是个无力去爱别人的人。”
当一个人无力去爱别人的时候,他尽可以将精力放在事业上,为了躲避寂寞而培养出业余爱好。但对他人爱的能力的缺失,使得上校表面的强大中隐藏着内心深处的懦弱和恐惧,更使其成为布恩迪亚家族中最孤独的人。
有时候,我们以为在为理想奋斗,其实只不过是不断补偿内心缺失的东西罢了。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个人因此显得孤独。
为了逃避孤独而疯狂做爱,书中最直白的一段情欲描写在p350,是奥雷里亚诺(小)和他的姨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乱伦:
由于乱伦,他们最终生出一条带有猪尾巴的孩子,作为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书中有一段类似意识流的描写,从p280第四行“费尔南达在整个家中游走···”到p282“皮肤柔滑似新郎的锦缎,眼眸生动清亮如翡翠。”整段话没有一个句号,全是费尔南达对生活的抱怨,像是一个中年妇女对命运的抱怨,对着丈夫喋喋不休的奚落。
有时候读名著就像照镜子,照出的既是自身,也是别人;历史重复的既是过去,也是未来;文学反应的既是魔幻,也是现实。
随着经历的不同,故事中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在不断摇摆,好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隔一段时间再去看,对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
那么历史是连续的吗?当羊皮卷上密码被译出之时,这座镜子之城从世人记忆中根除,一切都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如果一切注定要被遗忘,那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不仅是大部分名著,也是很多哲学家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