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按照之前推荐的指导书——《小说写作教程》总结的六要素分析。愚公一家人面对的障碍,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路,绕行很费功夫。

  愚公想要实现什么目标(渴望)呢?将两座大山移开,不再阻塞交通。

  注意,愚公向家里人提出移山计划时,他已经快九十岁了。故事为什么要将主角设定成一个垂暮老人呢?

  如果换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年轻力壮,甚至天赋神力,故事传达的情感会大打折扣。八十多岁老人,需要具备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提出这项计划,搭上后世子孙千百年的苦工。

  听到愚公的提议,家人大多表示赞同。说明两座大山阻碍交通的确严重。家中最年长的人都有如此豪情壮志,大家备受鼓舞。

  愚公的夫人提出两个现实的问题:其一,愚公如此年迈,小土丘都挖不动,更不用说那两座大山了。其二,即便真的动工,挖出来的土石,怎么处理呢?

  家人议论第二个问题,决定搬到渤海边上。

  商议完了,全家人就开始动工。领居家的小孩也来帮忙。

  然后,智叟笑着劝阻愚公,和愚公夫人提的第一个问题相仿。风烛残年,就别自不量力要移山了。

  愚公长叹。为何长叹呢?愚公和智叟看待问题的视角差别很大。智叟只看当下,愚公看得长远。

  就算愚公死了,只要不断有子孙继承这份事业,大山终有被完全挖走的时候。因为子子孙孙无穷尽,山却只会一点点减损,不会增长。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已经非常精彩。后面却加了一段,天神搬走两座大山。

  传统故事里,经常有类似的结尾。凡人的深情、意志感动天神,最后神力介入,达成较为圆满的结局。

  这着实显得突兀,而且有损故事感染力。

  为什么传统故事常有此类惯例?或许是故事前中期,人物经受的苦难太深,所以在最后弥补一下,照顾读者的感受。

  正如《小说写作教程》所言,冲突应当驱动人物行动,将人物逼到极限状态,最终为了实现“渴望”,与“障碍”对决。

  马修罗更喜欢没有天神介入的版本,并将这个故事稍作修改,写入我的小说《魔杖与剑姬》第150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愚公移山,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