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和孩子谈钱吗?儿童财商教育-1

你平时敢和孩子谈钱吗?

你回避孩子提出的有关金钱的问题吗?

你会为了让孩子勤俭节约而对孩子说:“我们没钱” 吗?

《反溺爱》这本书的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

“为了养出正直与善良的孩子,我们必须敞开心胸畅谈这些话题。”

01 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

(1)不谈钱,就不会用钱

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是我同学的

我是一个花钱特别没有计划的人,我看到喜欢的东西总想买,不论有用没用,在我刚大学毕业,我拿着刚刚到手工资,去买了一台工厂用的缝纫机和码边机,这些东西加一起大概花了将近4000块钱,我特别羡慕那些会自己做衣服的,想做什么样的衣服就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衣服,我觉得特别厉害,于是我就想我也要自己做衣服,如果做的好的话,就开个小型加工厂,专门帮别人做衣服,所以我就买了工厂专用的缝纫机和码边机,但买回家之后发现根本就不会用,更重要的是做衣服根本就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这台缝纫机和码边机没用多久,就被我卖了,卖了多少钱呢?两台加一起一千,就是说我什么都没干,转手就扔了三千块钱。而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钱呢?1000元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我当年还在学习英语上面花过很多钱,我相信人是一定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尤其是觉得英语好的人生更加牛逼,我的英语一直都不算好,于是我又决定把英语的短板补上,当年学英语的线上课还不像现在这么火,所以我就花几千块钱我去报班学成人英语,还花了将近1000块钱买了一个功能、音质都不错的电子词典。最后我英语学到了什么程度呢?

坦诚的告诉大家,的确很牛逼,我报的英语课,交的是一年的学费。上的课肯定是没有超过10次,买的电子词典,仅限于打开了包装。

我相信像我这样“爱学习、爱花钱”的人不在少数,我那个时候,工资只有1000块钱,我哪有这么多的钱去让我去挥霍呢?我结婚比较早,大学毕业之后就结婚,我老公是我大学同学,他当时挣的工资比较高,我花的都是他的钱,所以我觉得我结婚后,“财务更加自由”了,但我老公结婚第一年就后悔了。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她花钱了就特别有计划,她每次去逛街的时候,都会提前列好自己要买的东西,写出预算,每次花钱都不会超过预算。甚至花的比预算少很多。她买东西只买有用的,我基本没有见过她有买完东西不用的情况。“钱”在她的手里,绝对是“有价值“的,在她还不到30岁的时候,就依靠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买了一套房。并且按月汇给他的父母一些生活费。而我在30岁的时候,别说是买房和给父母生活费,我能不负债就已经不错了。

那为什么我们的差距如此巨大呢?为什么我这个同学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而我花钱总是冲动消费呢?

我同学她说她从小父母就跟他谈钱,告诉他什么东西多少钱,什么东西要买,什么东西不买,每次带她去买东西之前都会先列清单和预算,买完后教她记账。所以她花钱就很有计划。

而我呢?从小只要和父母一谈钱,比如说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这个东西是多少钱?那个东西是多少钱?就一定会被我们爸妈训一顿,我爸妈会说:”你小孩子问这些事干嘛?跟你有什么关系?”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这样跟孩子说,这样说的结果就是造成孩子对钱没有概念,在花钱的时候也不会用钱。

所以,不和孩子谈钱,孩子就不会用钱。

(2)和孩子谈钱就是在谈价值观

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有关:零用钱与耐心有关;捐献与慷慨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节俭和精明有关。

——《反溺爱》

我们很多成年人其实都会在“想要”和“需要”之间纠结,总是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对自己有用的?什么是真正需要的?总是纠结于到底是买还是不买?买完之后到底是有用还是没有用?其实这些都是关乎于取舍,关乎于我们的价值观。

02 父母如何与孩子谈钱呢?

(1)不要回避有关金钱的问题

我在刚才我自己花钱的例子上和大家说过,我小时候,一问到父母关于钱的问题,父母要么会闭口不谈,要么就是告诉我:“这和你没有关系”,如果我再追问下去,父母一定会生气,所以我从小对于钱的印象就是:钱是不好的,我不能和父母谈钱,谈钱就是在惹父母不高兴;而我在长大后,我也不愿意和别人谈钱,以前别人问我:“你一个月挣多少钱?”我立马就会条件反射问对方:“你问这个干嘛?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对金钱回避的态度,不仅如此,我还觉得“钱”这东西,离我特别远,我需要钱,但钱似乎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这几年到处讲课,拼命想要挣到钱,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看书、写作、备课,我努力的想要让自己过上丰盛富足的日子,但上天太幽默,总喜欢和我开玩笑,整整三年,我黑发熬白,书看千本,收入却少到让我愤怒,有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做的是无用功,没挣到钱净瞎忙活,但只有我心里清楚:我头脑中想要钱,心里却觉得“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钱”不属于我。这其实关乎到一个人内在对金钱的“配得感”,所以我看着“钱”,“钱”也看着我,我挥一挥手和钱打招呼,“钱”也挥一挥手,然后转身离开,没有给我留下一毛钱。

父母回避金钱的问题,孩子长大后也会回避金钱,甚至会认为钱是不好的,钱是脏的、钱是万恶之源,而在想要的钱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拥有钱。

(2)不要对孩子说谎

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少年说》,有一期节目是一个少年吐槽自己的母亲,说他欺骗自己。那欺骗的是什么呢?

这个少年的母亲,从小就告诉儿子,家里特别穷,没什么钱,要让儿子学会勤俭节约,这个少年曾经一度以为自己家已经穷到揭不开锅,就算是买支笔也要跟母亲申请很久。后来他父亲买了一部车,少年非常高兴,以为他们家终于摆脱贫困,父亲都已经能买的起车,但没想到父亲告诉这个少年:“家里只是中了彩票而已。”少年空欢喜一场,以为以后还是得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直到少年长大,才意识到自己家根本不像父母说的那么穷,其实家里非常富裕。而且这些年家里只有少年一个人过得很穷。他爸爸每天都大鱼大肉,他母亲每天都去美容院做保养,全家人都在享福,只有少年一个人过着以为家里随时都可能吃不上饭的日子。父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明白钱要花在刀刃上,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靠自己去赚钱。

这期节目是很久以前的,当时挺火的,少年在台上控诉父母,而台下笑成一片。场面幽默和谐,但,我想起在《反溺爱》中的一段话:

“对孩子说实话,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表示你和孩子可以一起面对难题。孩子也会明白,只要他们想知道真相,就可以信任你。”

父母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也如此对待我们,即便是善意的,但我们还能笑得出吗?我们希望孩子诚实,但我们对孩子是否也同样做到坦诚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请不要对孩子说谎,尤其是金钱上,如果父母对孩子撒谎的话,会让孩子对家里的财务状况更加担心。

父母没有义务让孩子必须过上富裕的生活,但父母有义务教会孩子诚实。

(3)鼓励孩子提问,并了解孩子提问的原因

面对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对父母而言,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提问背后的原因。

如何了解呢?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询问孩子的时候,要用鼓励的语气,而非质疑和否定,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鼓励的语气”,那么就想想,假如站在你面前的是你的朋友,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口气问他这句话呢?我们大人通常对朋友都很客气,很尊重,常常用鼓励的语气、语言。所以父母用对朋友说话的语气问孩子时,那么常常都是鼓励性的。

对于一些小年龄的孩子,父母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孩子可能回答不出来,那么父母要猜测孩子提问的原因,而不是一直追问孩子。

孩子问关于金钱的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有两种:

(1)孩子得知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家里很有钱,那么孩子也想要向父母求证自己家里是否也有这么多钱。

父母常常认为孩子的这种想法是因为虚荣心,因为攀比。其实这只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是父母能够坦诚表达,孩子也能坦诚面对,若是父母批评指责.....那么会造成孩子的匮乏感。

(2)源于恐惧,孩子可能听到父母因为钱而争吵,也可能是父母和别人谈论钱的时候,被孩子听到了。大点的孩子会留意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如果失业率增加,经济形势下滑,也会造成孩子的恐慌。

比如,我们在疫情期间,父母如果当孩子面,和孩子谈论太多的对经济、工作、收入......的担忧,会让孩子更加恐慌。

其实孩子对贫穷其实没有太大的感觉,他们只想从父母那里确认目前的生活不会有问题,比如:他们不必搬家、不必转学、不必放弃养宠物……

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并诚实回答孩子的问题。

03 小结

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呢?

和孩子谈钱,孩子才会用钱;和孩子谈钱就是在谈价值观。

如何谈?

(1)不要回避孩子有关金钱的问题

(2)不要对孩子说谎

(3)鼓励孩子提问,并了解孩子提问的原因

财商教育归根结底是有关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它教孩子如何与金钱做朋友,让孩子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

在智商、情商和财商中,最能让一个人建立成就感的是财商。它让人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洞察世界、理解事物。这本《反溺爱》为中国家庭提供了如何帮助孩子理解金钱、培养财商的实用指南,也是引导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金科玉律。

下一次我会和大家说说是否给孩子零花钱?以及如何分配零花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敢和孩子谈钱吗?儿童财商教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