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弱网状态下的优化
4.1.2 QUIC预连接
4.2 复合连接
4.3 其他
5. 弱网测试
6. 参考文章
1. 背景
=======================================================================
移动端时段,手机网络的连接形态是无线的,即通过Wifi连接,在前面章节有提高过,无线连接的优点就是便捷,只要有信号就能上网。而它的缺点是不稳定,它没有像导线那样的抗干扰手段,而且离信号越远网络越差。手机用户几乎都能体验到网络不好的情况的。
而对于移动端开发来说,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进行交互,如果处理不好,会消耗宽带、浪费电量等资源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解决弱网环境下会出现的问题。弱网优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两点:
移动网络环境如此复杂,我们如何确定当下就是弱网环境?
如果是弱网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弱网环境下的业务成功率?
2. 弱网
=======================================================================
2.1 什么是弱网
弱网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场景来建立一套标准。一般来说有两个角度,即大指标:
丢包率
网络延时
上述两个都好理解,网络太复杂,造成丢包率高和网络延时高的原因太多了,比如:
网络拥塞状况下, 服务器处理的策略是丢包,来缓解服务器压力(但是有的服务器策略就是不丢包,排队处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客户端需要处理的方式完全相反,所以这个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来协商)
信号弱
2g网3g网
传输的数据量较大,但是带宽小,就会导致大量数据丢失,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延时
中间的网络节点挂了
…
既然没有明确的定义,那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来判断当前是否为弱网环境了。对于丢包率和网络延时,都是可以使用数据来进行衡量的,下面来介绍更细化的指标。
2.2 弱网指标
如下图所示:
又称TTFB(Time to first byte),指从客户端请求的第一个字节开始发送到接收到http header的第一个字节的时间差。即 httprtt = 接收第一个字节的时间 - 发送第一个字节的时间
。如果httprtt的时间较长,则说明出现了网络延时,也可能是接入的网络质量的问题。
tcprtt = 通过tcp通道接收到第一个字节的时间 - 发送第一个字节的时间
。因为Http是基于Tcp的,所以在复用同一条tcp通道的情况下,httprtt的时间是包含tcprtt时间的。大部分情况下,httprtt已经可以说明问题的原因。
吞吐量,它是用来衡量单位时间内成功传送数据的数量,是比较权威的、官方的衡量网络质量的指标。最简单的公式: 吞吐量 = C / T
,C为完成的任务总量,T为完成这些任务的时间。
指的是无线信号强度,也就是我们的wifi信号格。Android上SDK就可以支持获取了,而iOS则需要通过黑科技来获取。
带宽时延乘积,指的是一个数据链路的能力(bit/s)与来回通信延迟(s)的乘积。其结果是以比特(或字节)为单位的一个数据总量,反映的是当前网络通道的最大容量。Tcp中有滑动窗口的概念,会限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大小,所以Tcp窗口的大小是直接受带宽时延乘积的影响,来设置接收缓冲区大小和发送缓冲区大小。
2.3 建立弱网标准 / 弱网检测
在 百度APP移动端网络深度优化实践分享(三):移动端弱网优化篇中,百度使用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三个阶段来建立一个弱网标准:
获取预期的阈值,在测试App网络切换、DNS故障时,抓取这些数据
通过线下获取到的阈值,在线上可以获取到弱网的比例,找到会出现弱网的场景,进行诊断优化。(比如网络体验最好的微信,也只是在信令的传输上优化到极致)
通过反复试验来调整阈值,使得优化更接近业务层。
腾讯的做法也大同小异,都是根据2.2的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一套达到弱网时的数据标准。但是我们该如何去探测这些数据呢?这需要我们实现一套完整的网络探测架构。
3. 弱网检测
=========================================================================
这部分基本照抄百度的实现了。网络探测是弱网检测的基础,目标是能够即时、正确的检测出网络质量,我们把网络探测分成两个部分,主动网络探测和被动网络采集。
3.1 主动网络探测
主动检测,就是在触发了某些特定条件后,主动的进行网络检测,并按照一定的条件检查出是否为弱网状态。架构图如下所示:
策略层,通过多种策略,使主动探测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得到提高。主要在网络请求成功和失败的时候触发弱网检测的逻辑。大致分成下面三个逻辑:
检测 httprtt
,是否达到弱网的阈值(即设定的 weak-httprtt
),大于这个值就会进入弱网检测,为了防止频繁触发探测,加了时间间隔,一般为5~15min
检测 httprtt
,是否没有达到阈值(即设定的 good-httprtt
),如果小于这个值则切回到正常的网络状态。防止频繁触发探测,加了时间间隔,一般为30s~60s。
在多次实验中,发现如果小于阈值,就一定是正常状态,而大于或等于阈值,并不能证明一定不是正常网络,所以也需要发起网络探测。但是由于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成功的回调里,所以频次会很高,所以需要加上时间间隔。可能还需要限制次数。
直接进行网络探测,但是由于可能会频繁触发,其检测的条件需要比成功时检测要更加严苛,所以不会在时间上加限制,而是从次数上加限制。
进入网络探测状态后,就轮到基础能力层来实现。
基础能力层就是提供网络探测的手段,一般有两个:
使用Android系统的默认DNS服务器来查询目标服务器的(核心)域名,DNS查询的超时时间为3s
正所谓“想测网络通不通,不ping百度ping京东”。因为他们的服务器都比较稳定,很少宕机,通过ping这些域名来了解当前网络状态、丢包率等信息。ping的次数为两次,超时时间默认是1s。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手段呢?这是因为网络请求的过程中,主要有 DNS查询、TLS握手、TCP握手。而 DNS Query可以用来获取dns是否出现问题,ping可以用来检测TCP连接的连通性。
除了上面两种手段,应该也有其他网络探测的方式。在执行完这些手段后,将探测数据交给接口层。
接口层提供网络状态,大致为下面几个:
DNS查询成功、Ping成功,且没有超时、无丢包
ping失败则为BAD
无法识别状态
dns查询错误、网关错误,发送dns错误、ping读写错误、接收dns错误、ping地址错误等
3.2 被动网络采集
被动采集,就是每一次网络请求的所有细节都进行记录,并按照一定的条件将原始信息进行上报,上层再根据条件判断是否是弱网状态。cronet
(Chromium提供给Android的网络堆栈库)可以提供这个能力,OkHttp应该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可以考虑接入 cronet。
被动采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个:
tcprtt
httprtt
throughput
架构图如下所示:
基础能力层就是采集网络请求的三个参数tcprtt、httprtt、throughput。
(1)tcprtt采集
基于posix和windows的socket编程接口来获取tcprtt。获取时机在连接完成,读完成和写完成;
(2)httprtt采集
基于HTTP协议栈实现,通过计算接收response数据开始和开始发送的时间差,来获取httprtt。获取时机在读首包完成时;
(3)throughput采集
通过计算公式获取bytes总量和时间,基于posix和windows的socket编程接口来获取bytes。获取时机在读完成时记录接收的bytes,在写完成时记录发送的bytes。时间的获取在吞吐量管理模块里完成,获取时机在请求完成和请求销毁时。
通过获取到的数据进行上报,三种数据对应三种模块,对于上报的时机需要做处理。
(1) 套接字管理模块
使用cronet
的话,可以通过 getsockopt()
函数获取 tcp_info
结构体中的 trcpi_rtt
值。其次由于tcprtt的上报比较频繁,所以需要做时间限制,最少间隔 1~3s
(2)吞吐量管理模块
负责吞吐量计算,之前介绍了公式,从网络活动监控器模块获取bytes,但是吞吐量的计算单位是bits,所以将bytes乘以8,。只有GET请求会被列入统计计算,并且至少要累计5个请求才开始统计计算。
排除精准度的干扰,比如 localhost,私有子网上的主机,特定用途的子网主机,可以参考 rfc1918 的规范
(3)网络质量管理模块
从套接字管理模块获取tcprtt,从吞吐量管理模块获取吞吐量,并且在Http协议栈读到首包完成时获取httprtt。
**要想成为高级安卓工程师,必须掌握许多基础的知识。**在工作中,这些原理可以极大的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在面试中,更是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大厂面试官的刁难。
准度的干扰,比如 localhost,私有子网上的主机,特定用途的子网主机,可以参考 rfc1918 的规范
(3)网络质量管理模块
从套接字管理模块获取tcprtt,从吞吐量管理模块获取吞吐量,并且在Http协议栈读到首包完成时获取httprtt。
**要想成为高级安卓工程师,必须掌握许多基础的知识。**在工作中,这些原理可以极大的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在面试中,更是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大厂面试官的刁难。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cDUgDHha-1643870473391)]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Bryjs0oz-1643870473392)]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