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浮灯

最近部门在讨论秋天去哪旅行

因为经费和时间有限,所以出行的地点不能太远

大家意见纷纷,问到我的想法

我说,不如去上海

众人道,上海和深圳差不多,都是现代城市的样子,去那儿有什么意思呢?

我说,不是去上海市,而是去它周边的古镇,那儿是江南的水乡,可以泛舟体验小桥流水的风情,而且秋天还是大闸蟹最肥的时候,可以大快朵颐一番。

有不少人被我说动了,问起我行程和费用

但是我除了记得几个地名,具体的景点和细节却没了印象

这才想起,自己上次去已是十年前

我20岁的时候。

那时是2007年,周杰伦的《我很忙》刚出来,我很喜欢里面那首《青花瓷》,大一刚升为大二那懵懂的时期,所有的情绪都陪伴在这段旋律里。那时的我,对一切都很好奇,什么都想尝试,但性格又有点清高,因此难免撞得一鼻子灰,碰壁之后,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反思,而且特别喜欢把自己置身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因为进入未知世界时那飘忽不定的感觉,特别能激发我的感官和神经,让我的感受力和思考力激增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而那些想不通的难题,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答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时值中秋的国庆,我一个人从上海出发,前往周边的江南古镇。那时从上海去朱家角、西塘还没有高铁,只能坐大巴过去,我记得路程还是蛮久的,约莫要花大半天的时间,一路上过去,周围的景观从现代都市渐渐变为郊区乡村,成片成片的芦苇荡随处可见。(具体的细节到底是不是这样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我记得我当年的日记里有详细写过这次旅行,等哪天我再翻出来看看。)

在兜兜转转将近傍晚的时候,我到了朱家角,说实在的,当时下车第一眼看到这个古镇其实挺失望的,因为周围就跟普通的小县城差不多,环境脏乱差,人也三教九流,但是问了一番之后,才知道自己还没到景区里。于是便一路寻觅到真正的水乡古镇景区,从一道象征性的门牌坊进去后,周围的景色才渐渐跟我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契合起来。铺满青苔的石阶,青瓦灰砖的老房,纵横交错的河巷,悠悠穿行其中的小舟,还有那些已经久远到不知年代的石桥,一切都充满了岁月的古韵,走在其中,感觉一片安详平静,仿佛连时间也变慢了。

我在古镇里到穿乱转,然后在一个偏僻的巷口,我撞见了一幕至今自己都难以忘怀的画面。那是将近景区边缘的地方,没什么游人,只有镇上的原住民,那儿的一个狭窄的巷道里,我碰见了两个老人,其中一个是满头白发的老妪,她供着背扶在门边,满是皱纹的面庞望着巷口,像是在等谁,而巷口另一头,转眼缓缓走出个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人,那老妪一见到他,便用当地话喊”快回来吃饭咯”,老头见到老妪,立马喜笑颜开,过来搀住老妪,两人互相扶着进屋去了。

我在远处看着这两个老人,他们却好像没看见我似的

他们早已对周遭的人和事耳目不闻,彼此的世界只剩下对方

所谓的白头到老,莫过于此了吧。

我们这一辈子会去很多地方,见识很多风景,可能某时某地的某个画面,不知怎地就印入了你的脑海,十年前的你看到那一幕时想到的是这般,十年后当你回忆起那个场景时,却又有了另一番感悟,同一段风景,因为阅历的变化,有了不同的滋味。

那趟旅行的某个夜晚,我在桥上望着下面河道过往的小船,那些船里有各色男女,有情侣相偎密语,有友人肆意酣谈,而船外平静的河面上,还漂着各色纸船和浮灯,他们和这江南水乡的夜融为一体,显得那么婉约迷人。当时我望着桥下的人们,想着自己下一次来的时候也能像他们那般,可这“下一次”却迟迟未能成行,一转眼已是十年,曾经心中的愿望早已成空,记忆中的景象也成了惊鸿一瞥。

十年,谁成了谁的过客,谁又成了谁的归人

我们都走在人生这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旅程上

旅途上那些曾经令人醉心的风景

都化作了脑海中美好朦胧的记忆

成为人生的感悟和阅历长伴左右

就如那江南

水上的浮灯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水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