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赵括,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但赵括真的是只能纸上谈兵,无任何才干之人吗?
赵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去长平带领赵国军队与当时强大的秦国大军作战,是因为赵王真的相信秦国的“谣言”:“秦军不怕廉颇怕赵括吗”?
赵括的才干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
公元前280年,赵奢(赵括之父)奉赵慧文王之命,去攻打齐国的麦丘。
攻打了好久之后,赵王顶不住了,给赵奢下达了命令,现一个月之内攻下。
赵奢准备强攻时,赵括拦住了父亲。
他设法抓了两个麦丘的俘虏,好生招待,了解了麦丘城内的兵力和粮草情况后,又劝降了几名俘虏。
这些俘虏回到城内以后,说赵军对他们多么多么好,然后几个人就商量了一下,杀了守城的官员,开城门投降。
除了这件事,从后来的长平之战当中,也能看到赵括并非庸才。
首先,赵王把将领换成赵括以后,秦国那边悄悄地把将领由王龁换成了征战37年,从未有过败绩的战神白起。
如果秦国对赵括的军事才能没有一点忌惮的话,肯定不会悄悄地换将领。
其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赵括:
“九月,赵卒不得食46日,皆内阴阳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九月,赵括率领的军队已经46天没有粮食,出现了人杀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赵阔还能有序组织军队,突击了四五次。)
率领几十万人,在46天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能有序地组织部队进行突围,这绝不是没有本事的人可以做到的事。
再次,邯郸之战时,白起对秦昭王说:
“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然伤之者过半,国内空虚。”
这也证明了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并不是单方吃了败仗,秦军伤亡也不小。
如果秦军不是白起为将的话,胜负或许还真难预料。
白起这样评价赵括:“此子若不死,必成秦国大患。”
最后,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中记载:
“秦军伤亡至少25万人……”
赵括的傲慢
《史记》中赵括父亲是这样评价儿子的: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战场乃死生存亡之地,而赵括说起来很轻松,如果赵国不用赵括做将则已,如果用的话,那么让赵军陷于败仗的必定是赵括。)
这样的父亲可以理解,毕竟赵奢是经常出入战场的将领,他知道军事上容不得有丝毫的傲慢,因为你的对手也懂兵法。
同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对赵括傲慢的描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无知者无畏,因为赵括亲身经历过的战场太少,让他不知道战场上的风险,
从长平之战中,对这一点也做了验证,赵括接替廉颇之后,不应该在没有彻底探知对方将领和部署的情况下就率兵追击。
“纸上谈兵”背后的情结
明初大臣刘三吾《湖南杂咏》“朝野犹夸纸上兵。”让赵括成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
《赵将括母》中赵括的母亲是这样给赵王说的:
“括不可使将……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赵括不能被任命为大将……如果赵王您非让他去替代廉颇,打了败仗,我能够不受连坐的处罚吗?)
一个正常的母亲,怎么不关心自己儿子的名誉和生死?只知道关心自己呢?
其实,我们细想一下,赵括母亲只能用这种办法告诉赵王:赵括不能为将!
因为她不能参论国事,只能说自己的儿子不行。
我们再细想一下,赵王当时也挺难的。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都出动了几十万的大军,廉颇坚守不出,就这样跟秦军耗了将近三年。
赵国的经济实力远远比不上秦国,再耗下去的话,就把赵国耗垮了。
可以说,赵王对廉颇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但此时又没有别的将可换。
李牧守着国家的北防线,乐毅已经老了,田丹从齐国过来时间不长,难以服众。
能派的将领只有赵括。
即使赵王知道赵括没有做大将的本事,即使赵王知道廉颇坚守不出的做法是对的,但他没有选择了,因为让廉颇率领大军继续和秦国耗下去的话,最终赵国也是耗不过秦军的。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
“秦攻赵长平,赵以无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这时候刚好秦军这边“传话”过来:
“秦军不怕廉颇怕赵括。”
所以赵王就将计就计,或者说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让赵括带领大军和秦军决一死战,说不定还有胜利的机会。
赵王的这个情结没有办法说出来,但事实就摆在这里,所以赵括的母亲,她知道不希望儿子去送死,就给赵王说,赵括没有率领大军的本事。
赵括也知道赵王的情结,他也想为国效力,为自己争得名誉,所以一到长平,他就着急地与对方打起来。
再看一例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最好是放在当时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下。
人是情感动物,能做到随时随地都保持理性的人,应该说是极其少甚至没有的。
所以看历史人物的时候,把情感和人性考虑进去,或许会让我们看得更清。
东汉将军马援,平定湖南苗族叛乱时,为什么要冒险从水路进攻?他不知道水路逆流而上危险吗?
当然知道,他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伏波将军,怎能不知道走水路比走陆路要危险得多?
但是,平定苗族的叛乱,都打了两年了,将领都换了好几波了,皇上都已经着急了。
再有,马援的平生夙愿就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在儿女子手中耶?
这也是马革裹尸成语的来源。
而且马援还给他的好友杜愔说:“我已年老,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皇帝的着急和马援的夙愿,应该是他决定逆流而上的两个情结所在吧!
写在最后的话
南宋文学家徐钧: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靳生禾和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
“若不为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做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
重读赵括,不知道你怎么看?如何想?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