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凶手,绝望的母爱 | 悬疑话剧《深渊》

2021年4月30日  @天津大剧院歌剧厅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原创悬疑话剧《深渊》

      《深渊》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原创悬疑话剧。2020年9月在上海首演,2021年1月,《深渊》荣获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制作人”四大奖项。

      2021年4月29日晚在天津大剧院的演出是全国巡演第一场,一共两场,我看的是4月30日那场。这部剧吸引我目光的主要是前期对舞美的宣传和获奖记录,还有就是对于口碑好的原创作品的支持了。

      从去年剧场重新开放到现在,真的看了好多悬疑剧,悬疑也成了舞台作品的热门主题。个人感受是《深渊》的剧本没有特别值得分析,精彩之处在与舞台呈现比较加分,所以这次就以tips形式简单聊聊这部剧吧。

(一)方言的使用

      故事发生在山城重庆,全剧两小时,感觉有四分之三都在讲重庆方言。作为地道北方人,方言并不影响理解和观看,不过有两个地方其他观众笑了我没跟上节奏,可能是没听懂,也可能是动作好笑但我没觉得……

(二)舞美和音乐设计

      舞台可以360度旋转,演员表演主要在房间里,二层小楼上方的三块屏幕用来实时投影“摄像师”这一角色手持摄像机中呈现的画面。

      舞美整体无论是从楼体外观,还是内部的细节设计,精细程度肉眼可见下了功夫。多媒体实时投影这个手法在先锋戏剧里经常使用,所以不算是特别新颖。之前在独角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看过这种手法。但是这种手法在《深渊》中并非为了表达“先锋”,多媒体的使用在这部剧中,最主要的作用真的就在于“投影”(笑)全剧有三分之二的情节都在室内进行,演员在各个房间里演戏,没有跟拍摄像师的话,观众完全看不见演员们在演什么。这一设计可以让后排观众看清演员的表情、动作等细节,但是个人感觉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反而丧失了舞台剧应有的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效果。另外,前排观众观感如何也很难说,前排观众的福利本来是可以直接看到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但是由于大部分表演在室内,窗子很小各方面肯定有遮挡,所以透过窗户看表演不现实。但如果前排观众也看大屏幕的话,屏幕那么高,会很难受。仔细想想,这个前期作为噱头拿出来大力宣传的舞美可能还需要改进。

      在这个可以旋转的小楼中,一楼有母女经营的兴旺小卖部,后侧是母女居住的地方,隔壁是寻梦KTV,二楼是房东住的地方,最上面还有露台,背面有室外楼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场景是派出所的审讯室以及探望的房间。呈现手法是从天而降一块写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背景板,前面加几把椅子。

      个人感觉整体转场比较流畅,演员表演的时候要记住的走位比较复杂,但其实主要难度在于前期设计和演员的表演。舞美在最终舞台呈现方面,并没有现场大面积换景。我的位置比较远,演出过程中没法看清楚舞美的每一个细节,前三分之二的情节又比较平淡,所以场景重复感比较强,看到后来觉得就是一栋小楼一直在转来转去。而且舞美做的这么精致,悬疑的部分与房间位置之类的并无关系,只是在追求美术方面的极致,对于剧情帮助不大这一点也让人有些遗憾。

      前期宣传中对音乐的形容是“诡异”,事实上整体配乐部分较少,我觉得在悬疑剧的背景音乐中,《深渊》的音乐恰到好处,突出了悬疑的氛围,但没有试图用音乐吓人,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音乐设计。另外,《深渊》中多次出现了“小小少年,没有烦恼”这首歌,看过整部剧之后,这首歌的歌词和剧情的互文性一目了然。“恐怖童谣”这个概念常被运用在悬疑剧中,“小小少年”这首歌并非“恐怖童谣”类型,而是属于看完结局后再想起来,细思极恐式的存在。

(三)故事讲了什么(涉及剧透,谨慎观看)

      宣传内容是这么写的:“一对怪异的母女,企图隐瞒一个被掩盖了六年的真相,她们的一举一动却逃不过邻居偷窥的双眼。两起突如其来的命案,令一切浮出水面,无常的命运令母女俩再次陷入困境。当凶手终于被绳之以法,一场新的谋杀却正在暗中酝酿……”写的挺好,主要围绕前三分之一的情节进行描述,其中只有“邻居偷窥”这个内容在观剧之后觉得有被剧透。

      按照情节的发展顺序,首先交代母亲陈丽娟(人名全凭记忆)是寻梦KTV的陪酒女,同时与KTV老板刀疤有肉体关系。陈丽娟对于刀疤试图接近女儿的行为非常反感,争吵过后,女儿李婷在家中的行李箱中发现了刀疤的尸体。李婷看上去是高中生的样子,但是从来不上学,陈丽娟逼迫李婷吃药,并在台词中表明李婷记忆力不好,逼迫她按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并且让她背诵有关刀疤死亡前后母女二人的行程,并让她保留一些出行的票据。此处情节类似电影《误杀》。这时候,大叔警官手下带着的新人小姑娘警察突然想起来,自己其实是李婷的学姐,并主动提供了一些有关李婷六年前出车祸退学,据说失忆了,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人缘很差是因为爱撒谎,以及口吃等等信息,但是在这里还没派上用场。一切看似都是这个强势诡异的母亲的犯罪,但是随着刀疤出现在自己的灵堂,第一个铺垫被揭开。中元节在后山被发现的高度腐烂的尸体并非刀疤,而是陈丽娟杀掉的另外一个人。这里交代的不太清楚,但是能看出来刀疤也是要躲避什么事情,于是配合假死。刀疤和陈丽娟之间其实并无嫌隙,而是过命的感情。正当警察没有任何线索的时候,陈丽娟又拖着第二具尸体上场了。刀疤得知陈丽娟又杀了人,决定为她顶罪。两人同时在审讯室被问话,内心都很坚强,供词按照说好的进行,毫无破绽,于是又给警察带来了困难。此处情节类似电影《少年的你》最后那一段。以上情节中穿插了KTV三个小弟吵架斗殴情节,还有一个和李婷差不多大的年轻男孩子韩小龙在窗外给李婷弹钢琴唱歌,以及到李婷家与陈丽娟对话表明自己其实也协助陈丽娟处理尸体等情节。

      警察无可奈何之际,发现了六年前李婷被人强奸的事件,当时并没有报案,于是大叔警官找到了当时李婷住院的主治医师,也就是陈丽娟成为陪酒女之前当护士的地方。警官一问,正在吃面条的女医生就什么都说了,非常干脆,为缩短全剧时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提供了重要线索,就是当时到医院要求私了的男人有三个。警官找到第三个男人时,那个男人已经被陈丽娟绑架了,手法相同,都是迷晕之后捆起来杀掉。这场戏在室外楼梯上,陈丽娟在内心巨大的挣扎之后,当着警察的面杀掉了第三个伤害女儿的男人,然后被捕。李婷到派出所探视母亲的时候,说自己并不想害怕记起过去,表达了对陈丽娟强势母爱的怨恨,并说自己离开母亲无法活下去。

      看上去凶手都被绳之以法了,但其实精彩的情节刚刚开始,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还多。李婷回到家里企图上吊自尽,这时韩小龙出现了。他阻止了李婷自杀,并且表明自己杀掉前两个男人,并且协助陈丽娟杀掉第三个男人是为了李婷好。李婷一听,你杀了人,让我母亲顶罪,于是悲愤之下杀死了韩小龙,并在惊吓之中报了警。警察到家里发现屋里只是物品散乱,并无尸体和血迹,但是李婷坚称自己杀了人。警官在室内发现了摄像头,想起之前在房东住的二楼房间里看到过许多显示器,于是上楼要求房东调取录像,房东的非法录像成了全剧解谜的关键。原来李婷患有双重人格障碍,前两个男人都是她分裂出来的人格韩小龙杀的,陈丽娟不得已为女儿处理尸体,并且为了顶罪当着警察的面杀掉了第三个男人。最后的解谜部分主要播放了提前制作的录像,这可能也是全剧没有AB角的原因吧。

      全剧逻辑非常自洽,情节很完整,结尾的反转虽然不算新颖,但是加上舞台效果的呈现还是很好看的。主要问题在于前半段节奏比较拖沓,聚焦陈丽娟和刀疤的部分想要说什么没太看懂,可能是细节交代不足。个人觉得比较容易让人觉得大脑一片空白的是刀疤顶罪的原因,KTV小弟们打架斗殴的部分也可以适当缩减,留出来的时间可以给到陈丽娟和刀疤两人的感情发展,要不然一开场有争执,后来刀疤假死要远走陈丽娟依依不舍地给剃头这些表现就没有什么过渡,感觉有些突兀。还有一个明显处理得不太好的地方是,警官去找女医生,结果女医生内心毫无波澜毫无戒备地把陈丽娟家六年前的经历和盘托出,这个地方节奏太快了,正常人的反应就算是面对警察,也会有所顾虑,至少稍微挣扎一下再说实情会比较自然吧。再比如,新人警官表明自己曾经是李婷的学姐,提到李婷上学的时候爱撒谎,这个细节想要表现什么呢?是李婷在学校就受到了校园欺凌,被孤立才让坏人有机可乘;还是说谎本身是妄想的前兆呢?如果是前者,那么剧情交代过于模糊,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如果是后者,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否具有科学性,因为韩小龙这个人格具有杀人的暴力性,以及安慰、陪伴失忆的李婷两个方面,双重人格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在李婷被强奸之后,而非之前。有关这一点,在美剧Lie To Me第二季第一集有详细讲到,那一集的女主角的多重人格成因是遭受熟人性侵后,分离出了一个暴力人格来保护自己。或许还可以有一种理解是,新人警官随口说出的内容不能全部被当成线索,只是随口一说而已。但是这种解释稍微有些……总之,多重人格在舞台剧中的出现在近几年也变得频繁,比如音乐剧《面试》和《粉丝来信》都是很经典的例子。

(四)演员的演技

      太棒了,真的。演员们都演的太好了!第一次看到全剧没有一句错词忘词或者卡壳,完全没有台词失误,宝藏演员们太优秀了。要不是新人警官有一个地方拍胸口的时候麦克震了一下,根本感觉不到麦克的存在。另外就是陈丽娟拿刀威胁第三个男人的时候,因为搂在胸前,所以麦克被压住了传出来的声音有些变化,其实这样更有舞台剧的现场感。因为这部剧很多时候都在用大屏幕,演员们台词和表演又都非常完美,大部分时间会让我觉得自己在看电影。所以麦克上的一点小动静反而让我觉得会有比较真实的临场感。

      另外,全剧十位演员,谢幕时听到介绍才发现有三位是一人份分饰两角。饰演韩小龙、头发(假发套)长到遮脸的房东、警官的三位演员,还在前半段演了KTV三个小弟。我觉得没看出来主要不是因为我的座位比较远,而是三位演员从说台词的发音、声线和体态、动作上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转换。母女二人的情绪表达也很到位,摄像机怼脸拍,那种突然的恐惧、发狂和一过性的痛哭流涕在屏幕上看堪比电影水准。演员的表演非常成功,绝对满分。

(五)摄像师

      这个登场人物太有意思了。

      观众一进场就会发现,前期大力宣传的舞美在大幕后面看不见,但是有一位身着黑衣的神秘男子拿着专业摄像机,在观众席前后晃悠。因为我看到前一天天津场首演,最后有采访观众感受什么的,就以为这个剧可能要继续大力宣传,于是要录制一个观众进场坐满剧场的镜头。

      当场铃响起,摄像大哥居然拥有了追光,并且在观众席上坚持来回走了大概半分钟,然后转身走上舞台,在红色的幕布前依然对着观众录像。整个过程感觉大概有两分钟吧。正当观众们一头雾水的时候,大幕拉开,音乐响起,等摄像师再次登场的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也是登场人物之一。

      从功能上来说,前面也提到了,不利用大屏幕进行直播的话,观众看不到房子里演员的表演,所以这个角色必不可少。可能因为我是学文学的,总觉得登场人物必有其深意(笑)所以摄像师这个角色除了是实时摄影的掌控者,也像是每一位在场的见证者、目击者、旁观者。《深渊》展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整体并没有安排像制作《无人生还》时那种恐怖刺激的舞台呈现。《深渊》带给人的感受是“原来如此”,想必导演和编剧的本意还是希望带给观众思考的余地吧。但事实上,因为细节铺垫不足,整个事件的溯源让人有些找不到头绪。Lie To Me和《面试》明显都是直指家庭问题,《粉丝来信》表现的是艺术至上的病态心理。那么《深渊》想说什么呢?是学校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女性生存与安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还是什么呢?

      关于戏剧作品应该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这一点,我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我们当然可以从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完全不影响我们说这是一部好看的话剧,但是在拥有了完善的悬疑剧本的基础上,充实细节,找到传达的主题,这些会让这部原创话剧更有魅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匿的凶手,绝望的母爱 | 悬疑话剧《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