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经验交流

      一年的毕业班结束了,回想一下,这一年里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新接班,当时第一次上课时主要是和学生们说我想要一个怎样的班级配合,怎样的目标成绩,怎样的学习氛围,六年级的学生对这些想法都能快速明白,并在此时已经大概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了,现在想想,一开始就给他们预设好了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提出了重要建议,为同学们理清头绪,这一点非常重要。

      紧接着进入六年级的语文课程学习,我们自己首先对要对整个六年级有个清晰的脉络,就是能总体上拎起来,知道六年级语文重难点是什么,逐步去达到开始的预设。其实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预设基于两场考试,一场是上学期期末的瑶海区评比考试,一场是他们自己各个学校的升学考试,为了这两场考试再来做准备,思路会清晰了很多。考试无非就是几大块的内容,逐一分析就会有一些策略。

      上学期考试考察的主要内容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相关语文知识,当然还有作文。

      基础部分自不必说,多读多写,至于怎么布置读写,我相信祖老师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建议,因为那时候祖老师的基础知识积累做的最好,这不是偷懒可以做到的,必须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记忆。我自己当时除了平时上课外,还另外用讲义的形式给他们梳理了每课、每单元的重点内容,方便他们早读和课下来背和记忆,实践证明,还是有效果的。

      阅读理解,我当时也是给他们梳理了几套答题模式,比如如何回答总结概括类题目,细节类题目,上下午联系类题目......虽然每篇课外阅读都不一样,但都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和思考方向,这是需要给学生拎起来的东西。

      关于作文,也是和阅读差不多,注重快速提升吧。形式美,不管是哪一类作文尽量让学生去建立一个美的形式,不管哪位老师改作文,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形式美,从标题,段落,起始语,结束语等等,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头和结尾。多分段也是必须要教给学生的,到后期在改试卷的时候我为了节省时间就通过分段落的多少来给他们作文打分。

      应付考试,还有个我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猜题的能力,去年一年我带学生每一次考试前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猜题。说起来很不靠谱,其实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在猜题过程中考验学生掌握多少,对试卷构成了解多少。猜题的目标,倒不是是否真的能猜中题目,而在于猜题的过程中,师生间思想的碰撞与提升,当然,如果能猜中做好了。

      接下来说一下分层教学,我当时带了一年的作文教学,在其他老师受到后进生折磨到抓狂的时候,我还是挺开心的,作文班还是比较好带的,学生能接受我的作文理论让我很开心。我没有按照传统上教写作文那样分模块教学,还是要拎起来,不管是哪一类作文,都要首先做到形式美。我教他们写题记,后记,开头可以怎么写,结尾可以怎么写,举例改列举什么样的典型等等。

      啰啰嗦嗦说了好多,一句话概括,以不变应万变,就是立于课本和试卷本身,需要我们老师能拎起来,还要会放下去。

      以上我所有的理论与实践,后进生是做不到的,所以还有一点可能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基本把精力放在中等生和优等生身上。说起来好像对后进生不公平,但真的是到了毕业班了,本来就是通过不公平的方式来进行优胜劣汰,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目标。

    以上我自己不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理解,对错与否,尚待商议,如有对大家有助益的,我肯定竭尽所能,知无不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班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