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艺术不是技术(之一讲)思不出位

    《诗》曰:“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室宜家”。一个有修为的人,无任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一个满腹诗书之人其气质,自然也非同一般!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彰显个人魅力,让它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从而帮助你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呢?

    在这里,我再次提到了时运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时运并非迷信,而是一种对一个人境遇的认知,有人一辈子怀才不遇,就是因为生不逢时,倘若我们不服输,一定要赌一把的话,这种逆势而动是有风险的,正如孔子夸赞南容的那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有些时代,这种冲动会招致牢狱之灾。

    什么又是“邦有道,不废”呢?就像如今的太平盛世,是一个热血时代,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抱负,大展宏图的时代,我们就不能像一个废人一样无所作为,那么,我们又如何发力呢?

    下象棋有一句术语:“炮打隔子”,那颗隔子俗称跑架子,炮必须支在架子上才能发力。同样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些错位的,或者找不到位置的,都一样庸庸碌碌终其一生!

    “位”还有一个名称叫“名份”。很多人为了争取到一个名份而打得头破血流,因为只有有了名份才有话语权!这个就是“名正言顺”的道理。那么在工作中,名份就代表一个领导岗位,如果这个岗位不清不楚,那么对应的领导也就不伦不类了。

    “名正言顺”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原文如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么一大段话,关键的部分只有两个字,就是“正名”,其余都是批评子路的话语,也是说明正名的重要性的。孔子那个时代还没有职场一说,所以孔子所说的正名是指政治思想原则,是治理一个国家首先要确立的问题,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引申到今天,也同样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企业必须因事设岗,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描述清晰,职权利关联,并充分授权,这样,这个岗位才能发挥效应,为企业发展助力。

    子路以假设的形式问孔子,卫君召你去帮他治理国家,你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时?孔子说一定是正名,却遭到子路的质疑和嘲笑,说老师迂腐,哪有正名这说法!孔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就骂开了。这一骂不打紧,骂人的话没有一句粗话脏话,却句句经典,句句入心,言辞优美,韵味十足,不愧为一代圣贤!

    圣贤还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有些不可思议,这就是孔子的可爱可敬之处!圣贤并非像我们后世子孙所描述的那样不近人情,孔子曾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就是我们儒家“道不远人”的思想体现,那些不食人间烟火,吸风饮露的肯定不是人了,是神仙吗?有几个人见过神仙呢?

    孔子批评子路的话一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他批评子路粗野,不懂规矩,做事总喜欢野路子;第二,他拿君子对比子路。说君子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是应该保持质疑而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像子路那样直接否定。第三,孔子一口气说出了正名相关联的后续影响。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处措手足。这里包含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干货!我们不但体会到当时孔子的激动情绪,也从中理出了管理的顺序和思路,尤其最后一句话,一语道破管理的本质:企业文化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干什么!第四,他说君子之名必可言,言必可行!我不说当时孔子的本意了,直接引申过来讲管理吧,必可言,就是岗位描述清晰;必可行,就是有可操作性,即可考量,那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似乎必须的标准实质很难量化,并没有可操作性。所以可言不可行也是不行的。第五,孔子再次语重心长地教育子路,一个人说话不可以随随便便,白玉上的污点可以磨掉,说出来的话如果有问题是收不回过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导力是艺术不是技术(之一讲)思不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