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始拿实习工资的那天起,基本上一年所有大小假期一天不落下只贡献给了一件事——拎箱子,去旅行,去远方。其实如果把一年的所有法定假日都算上,加上年假拼一拼调休,一年总能有将近1/12的时间都在旅行,剩下的11/12用来工作,学习,运动,健身,读书。
说到这里,有人总是会心里暗暗想这一定是个穿着白裙子白球鞋爱胃疼爱远方的文艺女青年,要么就是护照盖戳狂热患者到哪儿都发朋友圈定位9张大图的“拉仇恨星人”,但是事实都不是,她不过是一个朝九晚五,毕业不满3年钱包很小的普通妹子。
每个人旅行的目的不同,去旅行背后的心理动机都不一样,没好没坏。
我一直觉得把什么去旅行的原因说得多高尚多动人,多精彩丰富,然后强加给别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霸王硬上弓”,很多时候有朋友会问你”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旅行”,日子过得很潇洒,我很想说,每个人都很潇洒,只是玩法不一样,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想要什么自己争取那种快感才称为”潇洒”。
旅行不需要随波追流,不一定要打卡网红地,不一定就得去那些排得很长很长队伍的”一点点”,”奈雪””喜茶”,只要你从心,喜欢你出门的状态就够了。比如,你半夜十二点随便踹开拉萨一家国际青旅的门,找到男女生混住的宿舍,挨个拎起来问那些风尘仆仆满世界乱窜的背包客为什么去旅行?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外表相似但个个奇葩的私人理由。
也许是因为裸辞“老子不干了”
也许是因为研究西藏文化
也许是因为“想念却不想见的人”
也许是“为了在天黑之前忘了她的眼睛”
当然也有一个被鸡汤文玩坏了的理由——为了去寻找自己
所以,每个人去旅行的原因都是很私人的,很个性化的,没有是非对错,没有谁比谁更有意义——因为意义本身带有主观性,它源于自己,强行推销自己“为什么去旅行”,哪怕说的再惊天地泣鬼神,没太大必要。
因为旅行本是件私人的事,就像是读书。
其实越旅行越发现,如果你不出去“读世界”,只是在家“读书”,对书的理解也就仅此停留在这个层面,你不出门你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可以这么玩,有些路可以这么走,有些人总是这么有趣,即便每座城市都会有类似的路,类似的街,但是深究起来,它们不一定会有类似的故事。
外在的知识想转化为内在的见识,光读书不行,一定要出去读世界。
我一直有一种很矫情的看法,就是人在两种状况下容易很矫情,一是当你追求的精神层次,远远超过你现在的物质层次(比如你拿着每月1000块钱的实习补贴,却看一本宗萨仁波切的《正见》追求“不为物质动心”),二是当你读过的书,远远超过你现在见识和阅历(比如你读了一肚子理论,却半毛钱的实践经验都没有,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上一场比赛回来朋友跟我分享经验的时候就说他们专业学得东西需要与时俱进,书上的操作到现在人家都不带这么”玩”了)
所以,不论怎样,一年的12个月,一部分留给自己”读万卷书”,一部分留给自己”行万里路。
我喜欢选择安静淡雅的小镇,好像就慢节奏的养老生活,晒晒太阳,小桥流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悠然自得。
也可以选择霓虹闪烁,人流拥挤快节奏的城市,可以在早班的地铁车厢上看看睡眼惺忪夹带疲惫感的上班青年,感受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的不易感。
每一场的旅行我都习惯的写一封信附给自己。
每封信的礼物不一,有可能是一片树叶,一张贴有邮票的明信片,一张最喜欢的合影,又或者是多买的一个地铁币。
这像是属于我青春的礼物,更是我自己记录下的小小”仪式感”而且写完必须是我用胶棒合上的,附上书写日期。
旅行:比“余额宝”赚钱的投资
金兰都有句挺有名的话吧,说年轻人不要急着投资,现在不是投资的时候。一来你太年轻也没多少本钱,赚也发不了多少,顶多持平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二来,年轻时有这个钱不如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成为了远远超越同龄人的更好的自己,那才是真正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如果你确信并无比相信,你会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你的成长速度>通货膨胀速度,那么旅行绝对是比“余额宝”更赚钱的投资。
有些事越早做越好,比如十年后,你在旅行中走过的那些路,看过的云,喝过的酒,路过的桥,遇见过的人……这些无可复制的经历,都会随着你的身体慢慢发酵,内化为你的内心能量,让你变成一个独一无二地、更成熟、更有态度、更有见解的自己。
你见过更高的山,于是发现自己没什么了不起。
你见过更卑微的弱者,见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你会有一种担待,为自己没有生在这样困窘的地方感恩,当出去走的次数多了,有时候我会对那些曾经认为“没素质”的人多了一份理解,比如那些没读过很多书,在火车硬座车厢随便脱鞋、满身味道的人,比如那些“没文化”的插队的身材走样抱着孩子大声嚷嚷的大妈。
有时候我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因为如果我生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我也如此,甚至还不如他(她)。
最后想说的话,其实越是出去走走,人就会变得越谦卑,越谦和,越担待别人,越不夜郎自大。
编辑:小汪
公众号:萌酱汪(一群年轻大学生的故事)
谢谢你认真看完了文字,喜欢就给我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