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条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却还在标榜自己有“病”

昨天刚从西安回来,这几天玩得很开心。一个是花销很小,在一个就是跟了对的人。这就要说说我和我的土豪闺蜜的故事了。

之前就有一段话: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我的闺蜜赚很多钱,然后包养我,结果那个家伙也是这样想的。虽说是一个小段子,但也让我们看到闺蜜之间的依赖。比较幸运的是,我这几天就是被我的土豪闺蜜“包养”了。说个题外话,这几天我深刻的意识到为什么有姑娘愿意被包养,因为真的还挺爽的。【严肃脸】

现在来说说我们的故事。

我们俩的关系,认真算起来,应该算是发小。就是那种陪着你走过了你至今为止大部分人生路的朋友,从小到大。五六岁就认识;上小学一个班开始熟悉对方;搬家之前住在一个巷子,搬家之后住一栋楼;初中不在一个班而是临班,就是那种所有的老师都一样布置的作业都一样。直到上了高中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却没有断了彼此的联系。

一直以来她的家庭条件要比我好,嗯,怎么个好法呢?就是她考到国外的学校可以直接出去读书,我如果想要出去只能拼命赢得本科的奖学金。其实也没有算很土豪啦,只是一定是有差距的。这样的差距并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即便她出国几年我们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我们仍然是彼此超越友情的存在。当然我写这篇不是为了描述我们多么深厚的友谊,毕竟友谊的小船如此脆弱,啊哈哈哈。

这次一起出行,是我们很久之前的约定了。走之前她说,喂,你再不去我家我家的房子都要旧了你都还没住过!刚好遇到两个人都有时间,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开始了。

一起拍照一起吃喝玩乐一起说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时候她才讲起了她高中的生活,让我觉得我们之间差距的根本不是家境的不同,从我们高中开始的不同经历,彻底拉开了我们之间的差距。

高中的时候她为了实现对爸妈的承诺,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午休一个小时会先学半个小时再休息;下午一个小时的课间活动她从来没有出去玩过;每堂课都会回答问题如果有一次没有回答老师会觉得奇怪。曾经有人说她这样就是书呆子啊,但是那又怎么样,她的成绩每次都排在年级前列,她说她觉得越学越轻松,她说她后来考试从来没有落后过,不是需要时刻紧张的备战考试,而是一开始养成的学习习惯让她的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不需要认真回想,就知道我的高中生活。高一高二总是抱怨学校早操太早起那么早根本睡不饱,上课经常打瞌睡,下课也趴在桌子上睡,就是那种越闲越懒的状态。当这种状态成为常态,我就放纵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类似“拖延症”“懒癌晚期”这样的字眼,我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就是睡不够啊,一定是学校的制度不合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的傻X透了【微笑再见脸】)直到她来学校看我,说她可能要出国读书,对我说,你要努力啊,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在英国读书然后一起赚钱啊!我冲着这个约定,开始起早贪黑的高三生活。只是我真的不是天才,前两年落下的基础用一年的时间仅仅是赶上了,没达到优秀的状态,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达线而已。

其实真的是那个时候的她救了我。至少我达线了,没有落到让全家为我的成绩发愁的地步,只不过结果也并不那么如人意而已。

我想起高三那一年,学的很累的时候会发短信给她,姑娘,在干嘛呢。不管什么时间,她回复我的都是:做题,听力,备考……诸如此类。

后来她还讲了许多身边一起留学的朋友的故事。这时候你会发现,条件比你好的人比你更努力。一般会去留学的条件都不会太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之前听到的,就是花钱出国镀金啊。那些靠自己能力申请到国外的大学,然后在国外也大放异彩的同龄人,付出了不知道比你多少倍的努力,而我们却说,人家有钱,你不能跟人家比。你确实不能跟人家比,因为人家本身就比你有优势,还比你付出更多。

我如此庆幸我是一个可以点的醒的人。至少在后来的时光中我纵然没有多么优秀,却也没有再放纵自己,让自己堕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至少没有再一次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曾经看过奇葩说的一次辩论,辩题是: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我在心里默默的点头。随后又看到了咪蒙的文章,交朋友一定要门当户对。我默默的思考了自己和一个闺蜜的关系,然后发现,这种门当户对首先是建立在两个人的精神和价值观方面的。如果我任由自己像高中那样的发展,或许我和她就再不能成为朋友,即便经济因素不会拉开我们的距离,我们也会因为见识、观念的不同而渐行渐远。所幸,我们仍然可以一起谈笑,一起谈梦想,一起谈未来。因为在前行的路上,她纵然会比我走得快一点,但我也没有落下。我们仍然在一条路上前进,没有走向不同的分叉路。

比你有优势的人,还比你努力。“拖延症”不过是为自己不行动找的一个听上去比较体面的形容词,说到底就是懒。而我们有些人却理所应当的把它当作没有行动的借口。“我有拖延症啊,没办法”“懒癌晚期,我没救了”这种话再在脑海中出现几次,就真的没救了。不如直接动起来,即便赶不上别人前进的步伐,至少也别让自己落后到望尘莫及。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你条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却还在标榜自己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