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最小行动-克服拖延

本周拆这本书幸福的最小行动。非常喜欢刘轩,他很传统、很浪漫,很幽默也很坚强,从911的辅导培训中自我野蛮生长的过程,他一直用幸福的小行动来影响他人。《幸福的最小行动》作者刘轩,美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我为什么要学拆书呢?在某一天,我读到赵周老师在课程结束回来的路上,忽然自己问自己:他真有他们认为的那么大的价值吗?其他培训师可能讲可能不讲,起码他自己心里面很清楚。就核心知识来说,没有一条知识是他的原创,基本上是他读过的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管理类的书、心理学的书、组织行为学的书。那么我就对拆书这个技能有了很大兴趣。是不是要颠覆一下自己为什么学的多,得到少。我要根据三个基本的原则来考虑书中的每个细节。

1、阅读片段。选出书中一些关键片段,仔细阅读

2、引导促进。最好是用提问的方式深度挖掘这段文字包含的核心理念、方法、案例;

3、拆为己用。启发学习者给出自己的案例,按照这些理念、方法加工自己的案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策划应用

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们对幸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但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想要战胜拖延症,光靠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拖延的毛病包含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无法完全只用蛮力解决。比如你的行动力,不断的改善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今天我很好奇的看迪拜的历史,一个有远景的人才能在20年把一个资源匮乏的地方变成商业帝国,是怎样的行动力和看问题的能力让他变成这样。就拖延而言,拖延是最坏的结果,每个人都会拖时间,但是不每个人都有拖延症。不过迪拜的发展,真是把各种想象力和执行力运用到极致,如果你想,就去试一下。我一直在不断的尝试各种项目管理,但从每一次的失误和挫折中,学习如何让自己下一次更好更顺利。比如四大类型的拖延者。

第一种类型,就是想拼到最后一刻的冲刺者。

有些人很喜欢那种在最后紧要关头,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的感觉,甚至还能从中得到别样的刺激。

但这么做,势必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压力,而且实际效果并不可靠。

第二种类型,源于人的逃避心态。

这类型的人习惯在心中充满假设,比如事情完成后,将面对的批评与失败,也因为经常怀有恐惧,所以自然不想完成事情。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应该要完成的事情有所预期,但不一定人人都会以此拖延逃避,这种对结果怀有恐惧的拖延类型,多半发生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身上。

第三种类型,是选择困难的后果。

有些人本来就容易犹豫,对自己的决定容易动摇,每一个选择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因此无法决定该怎么做事,所以越拖越久,消耗自己的精神。

尤其,当因为无法评断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能不能让自己快乐而左思右想时,拖延自然就发生了。

第四种类型,是那些特别容易冲动,寻求刺激的人。

这类型的人拖延事情,是因为他们总是把精神放在更好玩或更感兴趣的事情身上。

这种人容易分心,时间观念也比较差,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无法察觉时间的变化,但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几乎不放在心上,才导致事情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发生。


我觉得自己就像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的拖延者,自我分析,其实很痛,但是不怎么做,我永远不会有质变的过程。我可以做的是一些三条

设定目标

定义规则和时间

悬赏奖励

无论讲管理还是讲销售,商业的逻辑就是价值。那你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就是你的自我成长的能力,这个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就是长尾理论中,我们这种草根阶层如何学会你生长。

定力,思考一下,我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Career change possibility.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比完成一个目标要难得多得多,学会一门技术跟领悟一个道理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级,于是,幸福离我们愈来愈远,我今天好好的在家看电视剧,陪家人就是我自己的一个最小行动。给自己一个小确信吧。一直在资源匮乏的生活中,我很消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天我好像顿悟,如果我不努力,没有好好的管好自己,我怎么带好家庭呢?不知道10年后是什么样的,我喜欢昨天的自己,因为我非常努力,但是昨天的成功却带给自己安逸的个性,生命不息,折腾一下,也许没有什么,这是一种活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的最小行动-克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