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与猿猴的故事。
重峦叠嶂万壑秀丽,到处都是热带雨林。
桫椤树木高大茂盛,绿油油的草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粉的,五彩缤纷的花朵,点缀镶嵌在绿草丛中,各种爬藤厥子植物;一只只大大小小的恐龙穿插其中游戏追逐,天空中的风神翼龙展示翱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就是2.35亿年前的白垩纪。
后来有一颗小陨石撞击地球,先是高温的灼热,一大批恐龙在痛苦中挣扎,接着烟尘蔽日、乌烟瘴气,最后气温巨变,食物减少。这一切的美好,永别了。
五彩缤纷,变成了斑驳的黑白画面。到处都是代表着死亡的黑色和灰白。世间犹如修罗地狱。
可惜呀,恐龙进化了几亿年,也没有发展出智慧文明。而人类只用了几百万年,就从灵长类的猿猴,发展到今天的科技,再过2亿年,人类的科技必定超乎现在的想象。如果有灭绝恐龙那样大小的陨石,人类肯定会有办法将其摧毁。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并且鼎盛了二亿多年。而现在,“恐龙”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以及丑陋的代名词。
人类的文明真的是偶然的吗?
偶然虽然是一种运气,但包含着必然的因素,将100只小鸡孵化,会死去几只,然后偶然存活几十只;将100块石头孵化,必然什么也不会得到。一样东西只有存在必然的内因,才会在偶然当中应运而出。
恐龙和猿猴,其实是有一点点微妙的差别,正是这个微妙而不起眼的差别,导致了两个种类日后的天差地别。
就好像我们学习一样,恐龙难道不努力吗?难道不丰富吗?难道不讲究技巧吗?这些恐龙都不缺乏,但最后恐龙失败了,猿猴胜利了。
(每个人都曾经兴致勃勃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努力,学习或者兴趣爱好。
那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感觉。
然而,时光流转,最后能够持之以恒的人,少之又少。这里面有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也有曾经的天才少年。
相对于失败,成功是那么的灿烂夺目,这里面有少数的天之骄子,大部分却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同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奥秘?
如果问为什么不能够成功?我们可以解释为天赋不够、运气不足。
如果问为什么不能够坚持?失败的我们应该如何解释?
如果是单纯为了轻松,我想就没有必要阅读这篇文章了,因为一个人只要没有追求就会很轻松,不娶老婆、不生小孩、不追求任何成功,那将会拥有极大的自由和轻松。然而这样的人生是比较空虚的,咸鱼也有追求和梦想,又何况人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阅读并理解本文之后,努力,将会是一种很轻松的事,就好像每天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会比整天躺着不动,要更加的精力充沛,更加的轻松愉悦。
努力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好好的享受。锻炼身体,可以吃得香,睡得好;学习知识,可以运筹帷幄,胜算在手。掌握一门技能,可以保证生活收入,也可以日常装逼。
我曾经有过一段颓废的时光,这也是大部分人曾经经历过的事实。经过了好奇的三分钟热度,每当需要努力的时候,总有一千个理由去推脱。
比如学习,如果任课老师不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就不想去学。如果是冬天,我们会以太冷为理由而拒绝运动锻炼;如果是夏天,我们就会以太热为理由而拒绝运动锻炼。我们念念不忘自己的游戏大业。如果是学习课本知识,一定要等到精力充沛的时候才肯去学习,然而总是缺乏足够的精力和勇气。长大了一点,很多人又会以工作太忙来麻痹自己。
如果是约会谈恋爱,会有很多人因为没有一身漂亮的衣服或者一辆崭新的轿车,而缺乏自信。
我给“不能够坚持”,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当不能够确定努力方向的时候,个人会失去坚持的动力。但是如果我们所要坚持的正好是自己的爱好,又怎么会那么容易的放弃?但偏偏又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和爱好追求。爱好也可以归纳为身体环境,因为真正的爱好是和基因密切相关的。
我给所有不能够坚持的理由做一个总结,条件不够好、环境有诱惑、情绪不稳定、前途不确定。最后一项“前途不确定”可以用个人爱好排除掉,选择做自己爱好的事情,不用考虑经济利益,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前面三项,可以总结成两个字“环境”,前两项是外部环境、第三项是个人内部环境。运气的好坏也可以归纳为条件,一种特殊的环境。
总结来说,个人的失败是由于“环境”造成的。这个理由是否正确呢?这种理由也不能说完全错误,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正确,只不过还不能够变成真理。(错误是片面的正确,显而易见的不叫错误,那叫犯傻。)
地球上能够有生命,是因为环境的适宜、得天独厚。动物的本能往往也是对环境的条件反射,看到美女就要追,看到猛兽就逃跑。适宜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恶劣的环境让人厌恶不安,环境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由此可见,将失败归咎于环境,理所当然、正确至极!既然人的失败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为什么我们要想走向成功,要那么的在乎思想转变和学习方法技巧?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单调重复强调坚持,而不是去下定决心改变环境?
如果不能够改变外部的环境,那么就专心的改变内部的环境,通俗的讲就是做到身心健康、和谐统一。这样既增加成功的概率,又可以享受学习和爱好的乐趣。
我将这种正确看待人生的做法,归纳为“环境决定能力”定律。所谓定律,就是看起来很简单,学起来很轻松,用起来千变万化;只有不会运用,没有定律解释不了。目前的任何高效进步方法,都可以归纳入这个定律。
一个好的理论方法,一方面提供了正确的做法,另一方面规律简单、显而易见,可以概括方方面面,给人信仰的力量。(此处应有掌声)
既然将成败归咎于环境,那么我们为什么?那么的在乎思想转变和学习方法技巧?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单调重复强调坚持?
答案就是因为粗暴简单的教育。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差不多有60个人,老师不可能每个人都兼顾到,学习的考核制度,也是以规定的几项文化成绩来体现。一部分人的爱好就得不到尊重和开发。在集体行动当中,比如长跑,身体素质好的人才刚刚热身,身体素质差的人已经累得不行。
游戏,其实也有合理的地方,小孩都需要游戏,这种合理的需求也经常被粗暴简单的抑制。
对于成长,大部分家长没有什么耐心和教育知识,只是一再的强调努力学习努力学习,过于的强调主观态度和作用,而又不给孩子独立思想和行动自由,就好像在念紧箍咒一样。
“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就是给自己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私人教练、更好的营养、更适宜的工作、更适合的人脉交际圈。内部环境就是,自我情绪控制、体育锻炼,达到精力充沛、身心健康和谐统一的状态。
“环境”到底有多重要呢?
“环境”决定了“能力”!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总群,从生命到非生命,地球上的自然万物,都受这个规律的支配。
简单的说,老虎长有爪牙,所以老虎的本领必然是捕猎,牛羊长着蹄爪,所以牛羊注定吃草。
恐龙,称霸地球几亿年,大部分恐龙其实是用双脚行走的直立动物;也存在着和猿猴体型以及习惯差不多的直立行走恐龙,它们也有完全解放的双手。然而恐龙却始终没有进化出高级的智慧。
主要因为当时的环境温度比较高,恐龙是冷血动物。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身体具有自我调节体温的功能。调节体温就相当于改造身体环境,调节体温需要大量的神经功能,这也为哺乳动物的高智商奠定了基础。但很多动物都拥有大量的神经,比如海里的鱼、乌贼(章鱼),都比较聪明。能够让哺乳动物脱颖而出的,恰恰是调节体温的能力,这种调节体温改造身体小环境的本能,渐渐发展为改造外部环境的欲望,生火取暖、穿衣御寒、建造房屋,一步一步的发展。
人类的智慧,起源于一个小小的起点“体温可调控”。
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环境”支点,利用那么一点点的改变,撬动整个人生?这需要了解这本书的大大小小好多故事。
(体健则心灵,这是释道儒传统文化的看法。而且还有一个关于科学家因为运动而领悟到科学道理的真实例子,有一个科学家从橄榄球等运动,领悟到分子里面的原子运动情况。还有一本叫做《运动的大脑》的书。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发展,然而这只是方法之一。)
哺乳动物有很多种,为什么偏偏只有人类这支脱颖而出?这又是另一个故事,请看下节,美女和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