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城到燕京,跨越时空的朝觐

    中日韩(朝)三国总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绕不开的地缘关系,在这之上的文化意识,加之近代以来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爱恨情仇,共同构筑了独具特色的东亚世界的“三国演义”。 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三国人民如何看待彼此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中文词汇中的“韩国棒子”,“日本鬼子”,正是近代以来我们在认识韩国、日本时经常会使用的称谓,这背后正反应了我们眼中的韩日形象。那么,在他们眼中现代中国人具有怎样的形象呢?历史上的中国人又是何种模样呢?

    2009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出版了论文集《从周边看中国》,这本书内容上涉及到日本、韩国、越南以及欧洲对中国的记录,透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他文化中有关中国的认识。利用周边国家现在的汉文记录,重新审视中国成为了近年来研究中国史的新的方法。葛兆光教授的《想象异域》利用燕行史料(明清之际,朝鲜赴中使者留下的记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朝鲜使者在面对“中华”时的感受,那是一种矛盾复杂的感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着阅读一下。比之《想象异域》,一本更加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为我们带来了同样生动的图景。这就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吴政纬的《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1-1780)》。

    《从汉城到燕京》这本书的立足点和主要叙述对象,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也不是身世显赫的达官贵人,而是行走于朝鲜半岛与中国之间使团里的随行员。燕行,即为不畏迢迢千里,从朝鲜王朝的都城汉城出使于明清帝国首都北京的外交活动。燕京,自然是北京的旧称。这些使者们,将沿路所见的风景、与中国人的交流活动等内容以记事、日记、诗歌、杂录等形式记录下来,这些记录统称为“燕行录”,其中,明代部分的记录则多以“朝天录”的名字出现。

    在本书的导言部分,作者点名了本书的主旨,“旨在说明朝鲜使者在中国的故事,目的是揭示朝鲜人眼中的景色,引领我们重新体会各种历史故事,进而探究朝鲜读书人的世界观,阐明他们心底的中国与天下究竟有多远有多大。” 这本书以一场发生在1592年的东亚史国际战争—“壬辰倭乱”(即中国史书中的“万历朝鲜战争”)谈起,直至中朝两国一段文人间的真挚友谊而止。全书正文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通过对朝鲜使团人物的见闻,不同程度上来反映那个时代,朝鲜人的中国认识、世界认识以及自我认识。内容上故事叙述性很强,带有文献资料的解读,其中多有目前在主流研究中被忽视掉的人物登场。这也算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作者选取的人物有使行团中的“下人”,他们是低阶的通事(翻译)、使役、马夫。与使团中上层的朝鲜读书人相比,他们除了完成国家所要求的任务之外,更多关注的是切身利益。这里他们不那么在乎明亡以后朝鲜的“思明”,也不会对满清官人们表露出过多的不屑与不满,往来两国间的贸易,才是切实的需求。这里,使团中的通事与商贾联合中国的商人垄断朝鲜帽子的内容,十分有趣。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燕行使者朴趾源询问随行的奴子张福,是否愿意生在中国,张福的回答是“中国,胡也,小人不愿。” 纵使当时的满清处在鼎盛时期,一个朝鲜奴子也不愿生活于此,而且理由竟然是“中国,胡也。” 读到这里,只能感叹一声,一个小小的朝鲜奴子竟然也知“华夷之分”呀!

    “思明”这个词,算是这本书的主线。从“壬辰倭乱”之后朝鲜感激明朝的“再造之恩”到被迫降服在满清铁蹄之下的耻辱,以及大明亡了之后的追思,是书中隐约可以看到的线索。眷眷明朝,是朝鲜知识人的信念,作者也在书中很好的诠释这一内容。书中第二章,作者选取了鲁认与姜亢的故事来证明这点。这两人,在战乱中被俘,随日军来到日本,期间对故国的思念驱使他们想方设法地逃离日本,当听闻中国使者访日的消息后,他们排除万难最后跟随使者来到“中华父母之国”,随后前往故国。虽然这一章节的内容放到本书主题下似乎有些不妥,但是放到“思明”的情怀里,也能够理解。

    合上这本书,不时惭愧之情油然而起,同为历史学博士生,未能如作者那般沉浸如学术研究,带着对历史的哲思,怀着一股热情来讲述历史故事。诚然,本书得到了许多历史大家的好评,作为一个青年历史学者能够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的确令人艳羡,但对学习朝鲜后期历史的我而言,我想谈谈对本书的看法。

    作者以“思明”为核心来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见闻来印证这一点。但是作者在书中过多的强调了朝鲜人的“思明”,而且都是心悦诚服的那种,其中还有透过对满清文化的不屑来宣示自己作为“中华”的认识。这里涉及到“壬辰倭乱”以后朝鲜知识人阶层的历史认识问题,即对亡明的追思,也即“尊周思明”意识。与此同时,明亡之后,满清的入主中原,带了了另一个问题——“华夷”之辩。明朝确实在战争中给予了朝鲜莫大的帮助,以至于有“再造藩邦”的恩情,这对朝鲜知识人来说是普遍的认识。但是随着满清中华帝国的建立,朝鲜内部面对“华夷之辩”与“尊周思明”问题出现了动摇。在朱子学的统治理念下,“政治正确”无疑左右着知识人的命运,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他们也可能做出了应做的选择。朝鲜人把自己定位为“中华文化”的在海外的延续,可他们本身也是“东夷”。这里,他们对明朝的追思,对“尊周大义”的执著,更为得是凸显自己在文化心理的优越地位,从而弥补他们在政治军事上的劣势。所以,在面对满清时,他们更多的是一种不屑与鄙视的态度。与此同时,他们在“思明”与学术上同满清治下汉人的冲突也反应出其内在的优越地位。满清治下的汉人为了抵制“易服变发”,曾经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面对既定事实,他们能做出什么选择?晚明以来的中国思想界已经发生了变化,阳明心学占据半壁江山,这全然与朝鲜的情况不同,讲求功利与实用才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偏执于任何一种理念。朝鲜的偏执用在指责中国人的学术问题诚然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书在论述朝鲜的眷眷明朝时,应当补充这方面必要的说明,不然会给读者带来模糊的认识。对于朝鲜的“思明”,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虽说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作者仍旧考证了诸多历史文献,也参考了许多前辈学者的著述。但,作者参考的很多日本学者所著的中朝关系文献,对当前韩国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没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学者的看到的中朝历史不一定就是当时的真实历史。而且,这本书似乎与作者的硕士论文(《眷眷明朝——朝鲜士人的中国论述与文化心态》)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不能否认作者在写作本书时带着“眷眷明朝”的部分思维定式来展开本书内容。

    18世纪的东亚处在大变革时代,朝鲜内部思想界的异动值得人们去注意。对于满清的认识,借由燕行使的一次次朝觐也出现了变化,这里很多细微的变化影响到朝鲜后来的命运。作者在书中说道,“我总认为,明朝灭亡后,在朝鲜才真正展开一段属于明朝的时光”,在我看来则恰恰相反,明朝的明亡才是真正意义上开始属于朝鲜自己的时代。


   在中文世界里,研究中外关系的著作很多,研究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学术成果比比皆是,但是面向一般读者,通俗易懂的学术读物还不是很多,这本书算是填补了其中的一个空白。感谢作者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一本书,让我们看到历史中他者眼中的我者,曾经朝鲜人眼中的中国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汉城到燕京,跨越时空的朝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