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披着良心外衣的“一元午餐”营销》

国庆长假期间,河南省洛阳老君山景区推出了“一元午餐”活动,游客只需花一元钱就能买到包含一碗糊涂面、一根烤肠和一个馒头的套餐,大量网友给出了“良心景区”的好评。当我们对其良心行为拍手叫好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一元午餐”的良心外衣下是否隐藏着营销的事实。

首先,“一元午餐”在迎合游客心理以此吸引大量顾客的模式是成功的。逛了一上午景区的游客只需花一元钱就能享用一份特色的午餐,让游客在美景的惬意中感悟温暖,同时“一元午餐”活动全程采用“无人值守,自觉投币,自助找零”的售卖方式,无疑给“信任缺失”的人际间带来了一丝慰藉。

作为商业营利体的景区,为游客提供看似“免费”的午餐背后,恐怕瞄准的是庞大的游客群体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来自河南省新安县的游客张琼听说了“一元午餐”,一行五人特意跑到老君山验证真实性。一行人即便为“一元午餐”而来,但由于餐点设于景区内部,一行人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连带式消费”。况且这只是一个人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可想而知,庞大的人流量背后隐藏着数量可观的隐形游客。景区利用“一元午餐”这种暖人心的营销手段,在社会上迅速扩散,招致多数游客至此只为一睹“一元午餐”,这种“连带式消费”既穿着暖人心的外衣,又坚守了吸引游客的本质,老君山景区这种“走数量补差价”的手段算得上高明。

再从“一元午餐”所耗成本方面考虑,每顿饭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售价格,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不可否认,“一元午餐”存在营销之嫌。就如景区相关负责人所称:“一元午餐”“很多食材都是从周边农户那里收购的,馒头是从贫困户开的馒头店进的,厨师都是请的自己景区的。这种听似低成本的采购,可实际成本也要远远高于一元钱,即便说明亏损部分由景区补贴,但是景区甘心做这种亏钱的买卖也似乎不符合常理。我认为,景区开设这种有违市场“成本与售价相贴近”原则的活动,实质是一种吸引游客的营销策略。

在利益至上的社会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利益链条的终端,纵使有政策围墙的防守,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者同样会钻政策的空子,政府就更应完善政策,扫荡政策盲区,消费者也应用慧眼识别良心外衣下隐藏的不良利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谨防披着良心外衣的“一元午餐”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