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22】最后一次合纵

公元前243年。

春季,蒙骜伐魏。夺取两城。三月,罢军。

秦赵两国互相召回各自在对方的质子。翻脸了,表面工作都不做了,不玩了。

七月,秦国遭受蝗灾、瘟疫。公元前248年日食,前244年饥荒,本年又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便号令国内,百姓能纳粟千石者,赐爵位。秦国开始卖爵,证明日子真的不好过,要知道秦国以来是以军功爵的,能打破此惯例,一是说明真的遇到了难管,而是说明商人治国后,真的败坏礼了。

魏安釐王去世,子景湣王上位。

公元前242年。

遭受了饥荒的秦国仍然战斗力旺盛,面对魏国朝政新旧交接之际,于本年攻取魏国二十城,置东郡。

本年燕国继续偷鸡,燕王好了伤疤忘了疼,忘记之前趁赵长平之战损失惨重刚被痛揍的经历,又派剧辛攻打赵国,似乎在脑中充满了赵失廉颇后成三等公国的幻想,结果被赵国庞煖痛击,斩杀大将剧辛,折损燕兵两万。

值得一提的是,剧辛年轻时,在燕国变法与对齐战中,曾经功勋卓著。在此战前,燕王见庞煖为将后曾征询剧辛意见,因剧辛与庞煖是故友,凭着对庞煖的了解,剧辛轻下结论,认为“庞煖易与耳。”

但在对齐战大败齐军后,他曾与乐乘探讨下一步战略,认为不该继续冒进,以免陷入战争泥潭,应及时采取割地赔款措施。剧辛做事给人的印象是谨慎行事,但此战为何疏忽?一是老了,二是持续不得重用,想证明自己。三是燕国上下确实没有认清赵国兵士的战斗力。廉颇领楚兵,未建功勋,最后还说“我思用赵人”。

秦国置东郡后,晋地、豫地大部分地区都已占领,整个战国领土几乎一半被秦控制。

诸侯怕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再一次觉醒,开始合纵。

公元前241年。

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少了燕、齐,多了卫。燕、齐利益还是没受多大影响,继续做着苟且发财梦。卫国很小,目前是魏的附庸国,在前252年时,魏杀了卫怀君,扶立了魏国驸马为新君主。

楚国依然被推为盟主,任命春申君为联军领袖。一开始联军势如破竹,夺回了寿陵。打到函谷关时,秦兵出关与联军展开野战,联军又被击破,败走。

吃了败仗后,楚王怪罪春申君的无能,俩人的关系之后渐行渐远。

关津人,赵人朱英出来做和事老,认为楚败的原因不在于春申君的无能,而在于目前被秦揍的没有了天险屏障以及邻国缓冲,都城离秦太近了。

于是楚迁都城于寿春(安徽寿县)。春申君仍为相,封于吴地。

楚国经常迁都,此时迁都又一说是楚王害怕秦国了,自己跑的。

秦国继续攻击魏国,占领朝歌(河南鹤壁),以及卫国都城濮阳。卫元君率领余下的臣子百姓,迁居到野王(河南沁阳),以山险以及将自己作为缓冲,保护魏国河内领土。

此次合纵是诸侯们最后一次合纵,也是秦国再一次击溃了诸侯联合抵抗的信心。世人都看出此时秦国虽有内患,而征服中原地区的势头不减,邻魏最近的楚国竟然继续带头迁都逃跑。而齐国,通鉴在这段历史时期,对齐的记载特别少。应该还在观望,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拿捏了。

大势已去不复还。让人敬佩的是,铮铮铁骨汉子卫怀君都被灭国了,依然组织抵抗力量保护魏国。未参加合纵的齐、燕,逃跑的楚,这种大国,让人汗颜。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战国秦汉【122】最后一次合纵)